專家建議應屆高三師生 把歷年作文里的錯別字“捉”出來
最近公布的全國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對作文判分規(guī)則作了修訂。其中規(guī)定,從今年起,全國卷作文中每出現(xiàn)一個錯別字要扣1分(重復不計)。這一舉措對教育界震動很大,那么上海是否會“跟風”執(zhí)行新標準?現(xiàn)在上海卷語文作文中錯別字情況又如何?應屆高三生應該如何改變滿篇錯別字現(xiàn)象呢?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采訪。
[上海高考標準]
仍實行“每錯三字扣1分”
據(jù)了解,上海高考作文錯別字在1998年前是扣滿3分為止,以后則實行扣滿5分為止,若1個錯別字重復出現(xiàn),算作1個錯別字。晨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上海卷語文作文今年仍實行“每錯三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且扣滿5分為止”的辦法。
2007年上海高考語文閱卷中心組負責人周宏表示,近幾年考生作文中的“白字”一年比一年多,有的錯別字明顯不是考生筆誤引起的,有的一篇文章中相同的字全部寫錯。在近幾年的高考語文閱卷中,對錯別字的扣分是嚴格執(zhí)行的,在總結(jié)中,語文閱卷組也多次要求中學語文教師加強對學生錯別字的檢查。
這其中既有考生的原因,也有教師的原因。在學生來說,現(xiàn)在網(wǎng)絡語言盛行,很多學生在網(wǎng)絡聊天中往往并不注意錯別字,有的甚至以寫諧音字為“榮”,這樣就造成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也非常馬虎,認為只要老師看得懂就行,自己并不在乎。而且現(xiàn)在學生手機短信的使用頻率也很高,在寫短信時學生往往也不注意“白字”,這樣就使得一些錯別字在學生的腦子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老師現(xiàn)在對錯別字也并非特別在意,校對意識不強,很多教師注重的是文章的立意,但對錯別字卻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沒有成為語文教師糾正的重點。
周宏提醒,今年全國卷語文在寫作的“基礎等級”方面特別加了注解,即每錯一個字扣一分,重復不計,這一點應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減少錯別字的“低級錯誤”從現(xiàn)在就應該抓起,要到臨近考試或者“在考試中注意點就可以”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那時已經(jīng)習慣成自然,想改都改不掉了。
[尋根探源]
錯別字多源于教師的漠視
優(yōu)秀作文也不乏錯別字上海高考作文中出現(xiàn)錯別字的情況一直十分普遍,這些年高考作文中的錯別字更是一年多于一年。據(jù)介紹,現(xiàn)在高考作文字數(shù)要求在800—1000字,并不算長,但就是一篇800字的作文,錯四五個字的已經(jīng)算是比較好的了。而一位有豐富閱卷經(jīng)歷的資深語文教育專家告訴記者,即使是寫得十分出色的作文中也難免會有錯別字。不過上海在作文閱卷的過程中,始終強調(diào)的是作文的思想獨特、觀點好,雖然還是會按照評分標準來扣分,但不會因為有錯別字而把優(yōu)秀作文的等第拉下來。因為優(yōu)秀作文中所迸發(fā)出的火花更加難能可貴,也是為閱卷教師所更加看重的。
書寫幾率降低導致錯別字增多“現(xiàn)在的學生書寫幾率降低,導致了錯別字有增無減?!边@位語文教育專家說。此話不無道理。事實上,隨著電腦科技的日新月異,學生使用電腦日益低齡化,經(jīng)常打電腦自然導致了漢字書寫的退化。此外,電視廣告鋪天蓋地的使用諧音字組詞、亂改成語,也讓學生接受到了不少錯誤的信息,對正確用字產(chǎn)生了誤導,反映在書面上難免一塌糊涂。
另外,語文教育人士指出,本市的語文教學工作更加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語句通順、錯別字問題強調(diào)不多,這也是學生變成“白字先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對文字的推敲不夠,語文教學中也不強調(diào),所以學生難免不重視。
小學教師改錯別字平均分竟不到2分黃浦區(qū)教育協(xié)會語文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原光明中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柳澤泉對記者說,高考是指揮棒,這對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對母語使用的準確性、純潔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學生錯別字多的源頭出在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身上。
柳澤泉講了一個很發(fā)人深省的例子,從2007年開始教師評職稱實行筆試,黃浦區(qū)評中級職稱的卷子中有一道題是“改50個常見錯別字,共10分,錯20個即為0分”,結(jié)果令人大跌眼鏡。教師的錯誤率相當高,得0分者不少,而小學教師的平均分竟不到2分。如錯把“直截了當”的“截”寫成“接”,“和盤托出”的“和”寫成“合”,“面面俱到'的“俱”寫成“具”,“絕對”的“絕”寫成“決”,“聲音洪亮”的“洪”寫成“宏”等等??梢娺@些大學本科畢業(yè)、且已教了5年書的教師平時對錯別字的漠視。由于教師本身對錯別字沒有職業(yè)敏感性,自己也改不出,造成學生未能從小學、初中就得到及時的糾正。
[專家建議]
教師認真批閱考生加強基本功
雖然今年上海卷仍將堅持“每錯3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扣滿5分為止”的辦法,但語文名師建議考生和教師,應好好利用這次全國卷發(fā)出的信息,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對此,柳澤泉大聲疾呼:“到了認認真真減少乃至消滅錯別字的時候了!”他提議,純潔語言文字首先應從源頭——教師抓起。在他的推動下,從2007年起黃浦區(qū)舉辦了“語文教師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為提高卷子的權威性,他請《咬文嚼字》雜志出題,還特地請來雜志主編郝銘鑒為全區(qū)語文教師作了一次“如何提高語文教師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報告,要求各校先訓練預測,再推出三名教師參加全區(qū)比賽,對教師準確應用語言文字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對應屆高三師生,柳澤泉建議:教師是否可以發(fā)動學生,一起把高中歷年來寫過的作文中的常見錯別字“捉”出來,這本身也是一個復習的過程。據(jù)柳澤泉多年教學實踐的觀察,常見錯別字在100-200個左右,主要為形近、音近字誤,也有的是意思沒理解寫錯的,如“渡假村”、“歡渡”的“渡”應該是“度”,“按裝”的“按”應該是“安”,“峻工”的“峻”應該是“竣”等等。原黃浦區(qū)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室副主任、市十中學副校長任其斌也認為,首先教師就應該從教學的點點滴滴抓起,如批閱學生習作時做到圈出錯別字、認真撰寫評語,這樣學生才能引起重視,并花點時間、精力為學生編一個常見錯別字表則更好;而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查閱作文,找出錯別字。此外,也可以多看看諸如《咬文嚼字》及常見錯別字之類的雜志、書籍,了解哪些常用字容易錯,以防患于未然。
“不過,不管是出于愛護祖國語言文化的需要也好,還是學生提高自身基本修養(yǎng)的要求也好,將書寫基本功練好都對學生是有利的,也是語文教學中應該提出的要求?!鄙鲜稣Z文教育專家說。
專家也表示,上海今年的作文判分標準與去年相同,并不意味著今后就一直不會有變化,已有不少閱卷教師提出應適當?shù)亍俺C枉過正”,例如對高考作文中的錯別字不是扣滿5分為止,而應是實行“上不封頂”。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