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南加高等院校的國際化進程日益顯現(xiàn),國際學生入學數(shù)量逐年上升,印度、中國、韓國等亞裔留學生所占比重愈來愈大。
洛杉磯加大目前全校有七百多名攻讀碩士及一千多名博士生的國際學生。過去三年來,申請就讀洛杉磯加大的國際學生不斷增加,學校吸收的國際學生數(shù)量亦逐年上升。洛加大國際學生學者中心主任Bob Erickson說,學校的韓國學生與中國學生人數(shù)最多,分別達712人和644人。
南加大國際學生以南亞與東亞的學生為主,其中印度學生最多,中國及韓國學生其次。
南加大國際學生服務辦公室執(zhí)行主任Tony Tambascia說,大多數(shù)國際學生在校學習電子工程、信息類等理工專業(yè)。
巴沙迪那社區(qū)學院國際學生辦公室負責人Amy嚴指出,學校國際學生人群,南韓學生位居首位,中國學生人數(shù)名列第二。
一些專家認為,美元貶值是導致國際學生申請數(shù)量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柏克萊加大哈斯商學院招生主任Peter Johnson表示,很多海外學生本來對美國的高等教育感興趣,美元對人民幣歐元等貨幣的貶值更刺激申請趨勢。
洛杉磯加大與世界一百多個學校建立交流協(xié)議,每年暑期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學生到校短期學習,2008年有77名中國著名高校大學生到洛加大進行為期十周的夏季學習,洛加大公共關系部的莉薩指出,學校希望其中一部分學生能在不久的將來返美攻讀碩士或博士。
盡管沒有學校官員正面表態(tài),招收國際學生存在“吸金”的考量,國際學生比本土學生高不少的學費,卻從某種程度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效益。
巴沙迪那社區(qū)學院的加州本地學生,每個學分只需交納20元學費,但國際學生學費則為每學分181元。洛杉磯加大為每名國際學生發(fā)出的I-20表格所注明的標準費用為五萬元,加州本地學生則是一半。
雖然同為亞洲學生,東亞學生與印度學生有時也會相互“較勁”。由于歷史原因,印度學生都能說流利英語,印度學生以語言優(yōu)勢,讓不少中國學生感到壓力,就讀于圣地亞哥州大電子工程系的碩士學生Fay陳說,原來中國留學生占主導的工程科系,如今都是印度人的天下,他們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英語口語確實比東亞學生高一籌,在學習交流時占盡優(yōu)勢,不少中國學生只能憑勤奮努力追趕。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