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我區(qū)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設置及投檔模式方案出臺,招生錄取共分14個批次進行,其中7個批次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檔。此舉很快引起了廣大考生和家長的高度關注。那么什么是平行志愿?它與原來的志愿填報方式有何不同?它對考生乃至高校會有什么影響?昨天,記者就實行平行志愿的相關問題,采訪了市招生考試院院長秦鴻安。
改變志愿優(yōu)先錄取原則
記者(以下簡稱記):今年我區(qū)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在部分批次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檔,這一消息經(jīng)媒體報道,一時間成為很多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那么,什么是平行志愿?
秦院長(以下簡稱秦):以前考生每批次只能填報一個第一志愿,萬一考生在第一志愿中落選,即使他的分數(shù)達到或高于第二志愿所報學校的錄取線,也只有在這所學校第一志愿沒招滿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被錄取。這就使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第二志愿落選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謂“平行志愿”就是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后按“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這改變過去志愿優(yōu)先的錄取原則。錄取時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檢索。
記:這么說實行了“平行志愿”,考生就不用再為一批次中的幾個志愿先后發(fā)愁了,能否舉例說明一下?
秦:舉例而言,如果第一志愿里設有A、B、C、D四個平行志愿,考生依次填報后,錄取時首先將考生檔案投到考生填報的 A學校,如成績不夠,則將考生檔案投到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 C和 D院校投檔。在這個過程中,考生不會因為將 B學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報的第二位置而受到 B學校的“歧視”,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報B學校的考生一樣競爭,達到投檔線就可以順利投檔,這就是與第二志愿的最大區(qū)別所在。依次類推,只要被檢索的院校中出現(xiàn)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校投檔。檔案投出則完成該考生的投檔過程,投檔后由院校決定錄取與否。
平行志愿先看分數(shù)再看志愿
記:今年我區(qū)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共分14個批次進行,其中7個批次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檔。也就是說,我區(qū)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將設置分兩種形式:一種是傳統(tǒng)的順序志愿,一種是平行志愿。那么傳統(tǒng)的順序志愿與平行志愿有何不同?
秦:順序志愿是指在某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其表述方式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我區(qū)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共有6個批次設置順序志愿:其中本科4個批次,即本科提前批、獨立學院藝術和體育專業(yè)批、本科第二批預科批、本科第三批預科批;高職高專2個批次,即高職高專提前批、高職高專預科批。順序志愿的各批次分別設置兩個院校志愿,即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若干個專業(yè)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校內(nèi)專業(yè)調(diào)劑”選項。
平行志愿前面已經(jīng)說到是指在某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均為并列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多個志愿,如 A志愿、 B志愿、 C志愿、 D志愿……錄取前填報的平行志愿均為第一志愿。
此外,自主招生批只設1個院校志愿。
記:今年招生志愿將設置分兩種形式,那么它們投檔規(guī)則又是怎么規(guī)定的呢?
秦:順序志愿是“志愿優(yōu)先,擇分錄取”,即先看志愿再看分數(shù)。投檔前,先提取所有達到本批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考生名單。自治區(qū)考試院根據(jù)考生第一志愿進行歸類;然后將所有填報A大學的考生按成績排序,一般根據(jù)院校招生計劃數(shù)1∶1.2的比例投檔;院校根據(jù)招生專業(yè)的計劃數(shù)及考生專業(yè)志愿確定錄取名單,將20%沒有錄取的考生名單退考試院。第一志愿錄取結(jié)束后,再將未錄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別排序,然后從高分往低分投檔。以此類推。
而平行志愿是“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即先看分數(shù)再看志愿。如考生在第一、二批可同時選擇A、B、C、D等4個院校,錄取投檔時遵循“不同人之間看分數(shù),同一人之間看志愿”的原則。具體而言:第一步,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序。第二步,每個考生投檔時,按志愿中先A學校,再B學校,再C學校的順序檢索,以此類推。
平行志愿讓考生老師都受益
記:往年高考考生總為填志愿發(fā)愁,高了不敢報,低了不甘心。今年起,我區(qū)實行平行志愿新辦法。實行平行志愿有哪些好處 ?
秦:以往高考錄取都是志愿優(yōu)先,即分數(shù)達不到第一志愿,后面的志愿就有可能作廢。平行志愿投檔是規(guī)范高招錄取的一種方式,可有效緩解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的壓力。平行志愿體現(xiàn)高分優(yōu)先的投檔、錄取原則,它的好處:一是優(yōu)先投高分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降低了高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二是增加了考生選擇高校和按志愿錄取的機會,提高了全體考生按志愿錄取的滿意度;三是如果考生能夠合理地填報志愿,所報志愿有梯度,能減少一些高校的“大小年”現(xiàn)象。
往年考生填志愿時往往求助于老師。老師在指導學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可謂戰(zhàn)戰(zhàn)兢兢,特別是考生在考場上稍有意外,第一志愿落空時,很多老師都會感到愧疚、自責。實行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志愿填報的風險,不僅對考生是福音,也使老師得到了解脫。
記:聽了您的介紹,知道實行平行志愿好處很多,但今年我區(qū)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僅有 7個批次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檔,為什么不完全實行平行志愿?
秦:教育部此前曾表示,平行志愿有助于規(guī)范高考錄取方式,有效緩解高分考生的壓力。但是,究竟實行完全平行志愿,或是部分平行志愿是各個城市、省份自己的事情,不會搞“一刀切”。目前全國有一些省市實行的平行志愿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完全平行志愿、混合模式、批次中的批次。就我區(qū)的實際情況來看,實行部分“平行”有一定理由。
近年來,自治區(qū)招生考試院一直都在采取各種有利于考生填報志愿的辦法,努力使考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填報志愿的風險。如考生是在知分、知位、知線的情況下填報志愿,又如細化錄取批次、復征志愿辦法等,達到了提高考生按志愿錄取的目的。這次進行部分“平行”改革,就是從一切有利于維護考生利益出發(fā),積極探索高校和考生更加滿意的投檔和錄取辦法,努力辦好考生、家長和社會更加滿意的高考的體現(xiàn)。
填報志愿不能隨心所欲
記:實行平行志愿模式投檔對高校招生會有什么影響?
秦:高校擴招以后,廣西與全國很多地方一樣,高考中“志愿扎堆”、“高校斷檔”等現(xiàn)象突出,由于部分考生搶熱門專業(yè),考生上線落選的情況比較普遍。傳統(tǒng)的順序志愿就會出現(xiàn)志愿命中率低,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得不選擇“服從”,很多考生又對所錄的學校和專業(yè)不滿意,往往造成高校的到校率偏低。
平行志愿的推行,各高校錄取考生學業(yè)水平較為接近,有利于高校教學組織管理。更為重要的是,它對促進高校提高辦學質(zhì)量具有激勵作用,學校要想提高生源質(zhì)量,吸引更多學業(yè)能力強的學生報考,就必然會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zhì)量,以不斷提升學校的品牌效應。
記:從您的介紹中可以得知,如果實行了“平行志愿”,考生就不用再為一批次中的幾個志愿先后發(fā)愁了。是不是考生只要將自己心儀并符合自身水平的幾個學校都填上就可以了,沒有顧忌了?
秦:實行了平行志愿但并不意味著填志愿可以隨心所欲。盡管平行志愿使考生降低了報考風險,但平行志愿并不是沒有不利的方面。首先,對部分同學來講,加劇了高考競爭的激烈程度。例如小李的成績一直高于小陳,填報順序志愿時,小陳選擇的學校錄取分數(shù)則要低于小李所報學校,所以小陳不會成為小李的競爭對手。實行平行志愿后,小陳可以選擇與小李同樣的第一平行志愿,競爭就加劇了。
記:如此看來,考生填報平行志愿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那么考生該怎樣填報平行志愿?
秦:今年是我區(qū)首次實行平行志愿,考生在報志愿時可能會缺少依據(jù),這令考生和家長感到有些無所適從。過去填志愿的依據(jù)是考生自己在全區(qū)的排名和考生擬填報的高校過去 3年錄取考生的排名。如果實施了平行志愿,沒人能判斷出一所學校 2008年錄取的學生會在什么層次。考生報平行志愿切切不可有沖一把的想法,而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性格特征、身體狀況、競賽加分、學習水平等實際情況進行志愿填報。高考都要以實力作基礎,因此,在目前這個階段,考生只要認認真真復習,提高應考實力,就能取得理想的結(jié)果。(邱浩)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