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遼寧省的新課程高考,仍以理綜形式考查,但考試內容、題型、理念和往年有很大不同。生物學科知識體系龐大,知識點很多,因此在最后沖刺階段,要采取合適的復習策略,調整復習方法,利用最后的寶貴時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在復習時應該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個人檔案
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州高級中學高三生物教師,2006年所授《減數(shù)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一課,獲金州區(qū)優(yōu)質課一等獎。2008年指導學生生物競賽獲遼寧省二等獎一人,多人獲大連市一、二、三等獎。
一、熟悉題型、考點及考綱的變動
?。ㄒ唬└呖碱}型
選擇題:六道選擇題(必修1~必修3)。模塊內綜合題,模塊內圖像分析題、模塊間綜合題、模塊間圖像分析題、實驗探究性題(教材實驗拓展、深化題)、信息處理題(信息來源于生產、生活、科技實際)、必修與選修結合綜合題。
非選擇題:兩道必做題(必修1~必修3),一道選做題(選修1或選修3)。概念原理題、圖表題、信息處理題、計算題、實驗探究題等。(植物生理或動物生理、遺傳內容)
注意:實驗省區(qū)的高考題中有數(shù)量適中的開放性題目。大部分開放性題目的題干對考生答題的范圍做了適當限制,要求考生在一定范圍內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如:(寧夏2008)在用生長素促進某植物枝條生根的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枝條生根情況不一,分析其原因,認為可能與生長素的濃度有關。請據此擬定一個相關研究的課題。要求寫出課題名稱及相關研究中的觀察指標和影響這一指標的因素。
?。ǘ└哳l考點
1、代謝和調節(jié)
植物代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坐標曲線為載體的選擇題,或以實驗題型出現(xiàn)的實驗分析、實驗設計題及學科內綜合題等形式考查。動物代謝:糖類代謝。這部分內容經常與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綜合起來考查。調節(jié)不僅有體液調節(jié)也有神經調節(jié),在備考中要加強對調節(jié)內容的復習,尤其是一些難點內容,如體液調節(jié)的反饋調節(jié)機制,神經調節(jié)的方式、特點等。
2、免疫
近幾年高考對免疫考查的分值在逐年增加。對免疫內容的難點要有效地突破,如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及特點等。
3、種群和生態(tài)系統(tǒng)
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并且經常以坐標曲線、表格、柱狀圖等載體進行考查。近幾年的考題中總是從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曲線,種群增長率變化,種間關系變化,影響種內、種間關系的因素等方面進行命題。
4、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內容,尤其是遺傳和基因工程穩(wěn)中有增。選擇題和簡答題都有,在簡答題中,多是學科內的綜合考查,并且多以實驗設計的題型出現(xiàn)。
?。ㄈ?009高考大綱中的一些變動
如DNA粗提取和鑒定試驗、生態(tài)工程的原理(要求由Ⅰ變?yōu)棰颍?、人口增長對環(huán)境的影響(要求由Ⅰ變?yōu)棰颍⑸L調節(jié)劑的應用等變化應予以重視。
二、調整方法,事半功倍
?。ㄒ唬?、歸類總結,勿下題海
首先要精選習題。與全國理綜考試大綱要求相吻合,切忌多、雜、難。做題時,應多想一想改變題目的條件后該怎樣解答?可不可以另辟蹊徑,嘗試新的解題思路。其次,進行“典例分析”。“典例”可來自近期的模擬題和平時做錯或積累的題。典例要具有典型性,能夠代表一種或一類題的解題思維,從題干的解讀到最終的解答,都具有較為明顯的特征,如數(shù)據表、曲線圖、遺傳圖譜、生理圖解、信息給予題及實驗設計題的解析等。
?。ǘ?、回歸課本,強化記憶
高考試題雖高于課本,但它源于課本,課本是高考命題之本。高考題目難度是基礎題:中等題:難題為3:5:2。80%的基礎題和中等題基本上都來源于課本的習題和例題的變形或者重組??忌鷳罁犊荚嚧缶V》,對照課本來一個集中大盤點。課本中的小資料、《課外讀》、閱讀材料、圖表或練習中的圖表等,也要來一個重新掃描。
?。ㄈ⒆⒁鈱忣},規(guī)范答題
高考理綜卷中,生物試題少,但綜合性強,難度大,分值高。如果審題不縝密、思維不仔細、表達不清楚、書寫不規(guī)范,那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審題時要通讀全題,全面、正確地理解題意,弄清題目要求和解答內容。在敘述的過程中思路要清晰,邏輯關系要嚴密,表述要準確;回答問題要切中要點,抓住關鍵,言簡意賅;不寫錯別字(一旦采分點出現(xiàn)錯別字,是一律不給分的),字跡工整不潦草,卷面整潔不臟亂,細節(jié)決定成敗,稍不留神到手的分數(shù)就會白白地溜走。
(四)、自我減壓,輕裝上陣
學會自我減壓。首先解除思想負擔,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要好高騖遠,以免達不到目標而失去信心。另外要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和近期的復習,已達到一定的知識水平,完全可以從容地參加高考。另外考試前對自己的學習務必要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評價,切忌過高或過低地估計自己。在客觀評估自己的基礎上,有一個正確的、科學的考試態(tài)度,才可能正常發(fā)揮甚至超常發(fā)揮。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