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教育考試院同時公布了2009年分段成績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對象為311分以上等級達到1B1C的考生。為了讓考生根據(jù)分數(shù)段來準確判斷自己的位置,從而科學填報志愿,記者特別找出08年分數(shù)段統(tǒng)計進行比較,并約請專家對其中透露的信息做出分析。表中2009年是達1B1C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08年是2B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雖然統(tǒng)計的口徑不一致,但都是符合本二報考條件的有效生源數(shù),所以更有參考意義。
326-351分這段相當密集
右表是2009年與2008年5分段對應表,表中2009年三列中,第一列是指相應的5分區(qū)間分數(shù)段,第二列“人數(shù)”指的是該5分段內(nèi)全省的人數(shù),第三列“累計”指的是相應最低分在全省的名次;而在2008年的三列,第一列“累計”指的是相應最低分在全省的名次;第二列的“人數(shù)”指的是該5分段內(nèi)全省的人數(shù),第三列指2008年相應的5分區(qū)間分數(shù)段。從表上看,2009年的400-396分的5分段內(nèi)全省共993人,391分列全省3814名,而2008年相應位次的3771名投檔分數(shù)為401分,2008年405-401分5分段內(nèi)的全省總?cè)藬?shù)為1424人。
在平行志愿情況下,考生的位次比絕對分數(shù)更加有意義,通過2008年與2009年相近位次的比較,可以使得2008年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對2009年起到指導作用:通過這張表我們可以看到,2009年本二的分數(shù)線為326分,全省共有128334人,而2008年326分以上且為2B的生源數(shù)為125139人,兩者人數(shù)驚人的相近,這說明今年和去年的二本線,無論是分數(shù)還是生源數(shù)是基本一致的。但在49000名左右時,2009年的分數(shù)為351分,而2008年為361分,分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這說明這一區(qū)間內(nèi)考生密集度發(fā)生了變化。2008年分布在326分到361分的35分之間,聚集了8萬人,而這8萬人2009年卻分布在326分到351分的25分之內(nèi)??梢姡谶@一段分數(shù),2009年考生分布較2008年更密集,這意味著落在此位次的各高校投檔線也將更加接近。
估算本一院校線可比去年減10分
從分數(shù)段比較也可以看出,在本一線以上2008年的分數(shù)同比2009年要高10分左右,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可以大膽猜測,對大多數(shù)本一院校來說,可以將2008年各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減去10分,今年高校的投檔線應該就在這個值附近,當然這只是估算,如對應成相應的位次則更有參考性,如華東政法大學去年為390分,全省排名在9000名左右,今年的9000名應該在380分左右,上海財大去年投檔分為409分,位次為1359名,今年同樣的位次應該在402分左右。不過具體的分數(shù)線由于計劃的調(diào)整及各校報考熱度不一,肯定會有不同程度的誤差。僅供考生參考。
在今年的具體劃線時,由于首先要考慮到2B以上的學校要有足夠的生源數(shù)后,再看326分BC等級要求的學校的生源數(shù),按以往的數(shù)量推斷,326分以上肯定有數(shù)量不少的BC型考生,而這些BC考生只能報考C型院校,所以C型院校的投檔線肯定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去年線上生源不足的院校將會大大減少。
本報記者張琳
今年和去年高考分段成績統(tǒng)計表對比
2009年 5分段 人數(shù) 累計
421分以上 109 109
420—416 118 227
415—411 215 442
410—406 395 837
405—401 596 1433
400—396 993 2426
395—391 1388 3814
390—386 1955 5769
385—381 2607 8376
380—376 3463 11839
375—371 4517 16356
370—366 5976 22332
365—361 7337 29669
360—356 9092 38761
355—351 11177 49938
350—346 12778 62716
345—341 14576 77292
340—336 16088 93380
335—331 17067 110447
330—326 17887 128334
325—321 18387 146721
320—316 18211 164932
315—311 17279 182211
2008年
累計 人數(shù) 5分段
138 80 430—426
341 203 425—421
741 400 420—416
1359 618 415—411
2347 988 410—406
3771 1424 405—401
5800 2029 400—396
8695 2895 395—391
12514 3819 390—386
17522 5008 385—381
23742 6220 380—376
31244 7502 375—371
39904 8660 370—366
49725 9821 365—361
60093 10368 360—356
71226 11133 355—351
82489 11263 350—346
93908 11419 345—341
104816 10908 340—336
115390 10574 335—331
125139 9749 330—326
134159 9020 325—321
142178 8019 320—316
149297 7119 315—311
155345 6048 310—306
160544 5199 305—301
164841 4297 300—296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