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三区_国产小伙嫖妓二十六在线_免费αv在线看_99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style id="hcfpy"></style><object id="hcfpy"></object>

  1. <ruby id="hcfpy"></ruby><pre id="hcfpy"></pre>
      
      

      <dfn id="hcfpy"><var id="hcfpy"></var></dfn>

      “小學期熱”推動本科教學改革 多所高校嘗試

      高考資訊網更新時間:2009-08-31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儲召生 賴紅英

        本報訊(記者 儲召生 賴紅英)暑假期間,已舉辦6年的北京大學暑期學校增加了兩個新項目——國際暑期學校和中學生暑期學校,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也開始了實行小學期的新嘗試;從9月起,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也將全面推行以增加“小學期”為主要內容的學期制度改革。北大教務部副部長盧曉東評價說,新一輪“小學期熱”已成為高校教學制度改革一個自發(fā)的重要方向。

        據了解,新的學期制度改革,核心是將傳統(tǒng)的春、秋兩學期制,改為春、秋和暑期的“三學期制”。這一改革始于2004年北大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嘗試,在2005年前后曾被許多學校效仿,形成第一次“小學期熱”。

        “小學期”的實施并非只是一個簡單的時間安排的變化,而是教育制度與教育觀念的改變。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告訴記者,該校推行“三學期制”總的方針是“穩(wěn)扎穩(wěn)打,循序漸進”。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學校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以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學同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為參照,全面修訂本科生教學計劃,調整、重構課程設置;著力推進具有中山大學特色的通識教育,按各大學科門類、分校區(qū)逐步推行不同的通識教育方案;設立專項資金,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在夏季學期開設系列開放性課程和學術講座,并進一步擴大國際交換生的培養(yǎng)規(guī)模;加大對實習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和機制保障,建立教學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和教學單位合作與聯(lián)動的機制等。

        “小學期”的推行,必然要縮短原有學期的學時,這為各高校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了契機。北大的做法是,將原來的1學分對應17學時課堂講授,改為1學分對應15學時,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操作的時間。盧曉東告訴記者,課堂教學時間的長短,其實與本科教學質量并不成正比。學生結構化學習過多必然導致非結構化學習時間少,影響到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社會適應性的培養(yǎng)。另外,這一改革也有利于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參與科研,有利于將科研的最新成果反映到課堂上。

        “小學期”的另一“重頭戲”,是為高校提供了一個大力推進實踐教學的平臺。以“三學期制”高校為例,如果將“小學期”與暑期連接起來,可以形成一個近12周的教學時段,為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提供了充分的時間。據盧曉東介紹,北大暑期學校以教學為主,主要是實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每年本校大概有2000人至3000人選擇在校學習。其他的學生,可以參加院系組織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習,參加校團委組織的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等。

        “小學期”所安排的課程,既有開闊學生視野、了解學術前沿的選修課程,也安排一些必修課,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機會,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相關高校同一類課程質量的提高。

        近幾年,北大每年都要邀請國內外高校的著名教授,以及中科院、社科院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到暑期學校講課。同時,每年大概有近500名外校學生參加北大的暑期學校學習?!盁o論對北大還是其他高校,這都是一個雙贏的選擇?!北R曉東認為,如何進一步發(fā)揮暑期學校的積極作用,還有待于相關高校在學分互認、學期安排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標簽:教育新聞
      免責聲明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洞察高考趨勢,把握未來脈搏 點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聞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讀

      高考資訊NCEE INFO

      歷年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匯總

      高校招生CELEB INTV

      歷年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