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教育部繼續(xù)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征求意見稿)進行解讀。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透露,2020年將改變?nèi)缃竦奈睦矸挚?。此言一出,江蘇師生一片嘩然:“又要變?江蘇變了八年今年好不容易回頭了,如果再變,路該怎么走?”作為全國教育改革的“領跑者”,江蘇在2002年—2009年先后實行了三個不分文理科的高考方案,但在實踐中遇到的矛盾無法調和,到了今年,江蘇回頭了——文理分開劃線錄取。
回顧:
江蘇已八年不分文理科
江蘇高考從2002年開始不分文理科,實行“3+大綜合”,考生除了考語、數(shù)、外三個單科外,還要考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六科的大綜合卷。該模式的出發(fā)點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但要求學生同時學習9門科目,負擔很重。因此,這個模式只在江蘇實行了一年。
2003年—2007年,江蘇高考實行“3+1+1”模式。此模式在保留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的兩門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課中自由選擇,其中一個“1”是報考高校指定的選考科目,另一門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選。這樣的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學生可以跨文理科選科。但在實際上,學生大部分還是在文科或理科范圍內(nèi)選擇,而跨文理科選科的學生,因為人數(shù)少,一般很難排課,只能在周六周日安排小灶,這樣,學習負擔很重,也沒在實質上做到文理不分科。
2008年—2009年,江蘇高考方案是“3+學業(yè)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仍是不分文理科,語數(shù)外以外的學科已經(jīng)在考試計分科目之外。但在錄取時,兩門選科的作用舉足輕重,如果它們和分數(shù)不匹配,考生就不能被錄取,加上選科規(guī)定必選物理或歷史,實際造成的仍是文理分科。
現(xiàn)狀:
今年文理分科劃線受肯定
從2002年—2009年,文理不分科在江蘇實驗八年。從2010年起,江蘇又實行文理分開劃線、錄取。
“原本文理不分科是為了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不偏科,但實際操作下來,學生和老師的負擔不但沒有減輕,還加重了?!币晃恢袑W老師表示,江蘇高考改革多次,并且勇于回頭值得稱贊。這次回頭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的,更加切合實際。“江蘇的改革過程值得教育主管部門思考?!?/P>
“作為一名學生,我覺得文理應該分科。”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三學生王勤碩剛剛被清華大學錄取為保送生,這位文理科成績皆優(yōu)的女孩反對取消文理分科?!熬褪菍W習成績很好,能力很強的學生,同時學9門負擔也太重了,普通人很難做到,讓每個人當全才不現(xiàn)實,也是資源浪費。”
一位中學老師建議,教育部門如果要取消文理分科,就要對中學現(xiàn)有的必修課程體系進行研究和調整,如果讓學生高考考9門顯然不能承受,更合理的課程結構也是取消文理分科的基礎。“或者把高中分科的時間統(tǒng)一起來,比如必須后延至高二下學期或高三,并且對不遵守規(guī)定的學校進行處罰,這樣既保證了中小學12年教育中絕大部分時間是全科教育,也能在面臨高校選拔,分專業(yè)時有個側重?!?/P>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