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高考語文閱卷工作今晚結(jié)束。人們期待的滿分作文截至昨晚尚未出現(xiàn),少數(shù)獲單個閱卷教師所評高分的作文,最后能否經(jīng)閱卷中心組集體評議得滿分仍是未知數(shù)。
共同錯誤
繼去年“鄭板橋書法”后,今年的“小魚放生”再度采用材料作文命題方式。但據(jù)閱卷教師反映,許多作文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將材料作文當成了話題作文。即不是從材料的核心思想出發(fā)去深入剖析問題,而是將肚子里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應試“話題”掐頭去尾套題寫作。比如,考前很多模擬卷、統(tǒng)測卷還有作文指導書,都指點學生圍繞“大與小”“遠與近”“多與少”“成功與失敗”“幸福與挫折”“急功近利與長遠發(fā)展”之類的話題做準備,教考生以此作為考場應變之策。閱卷老師認為“這樣教還不如不教”,會陷入學生思維訓練的誤區(qū)。
兩篇佳作
盡管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將筆觸指向了上海世博會,但大多出于應景的心態(tài)泛泛而談,能真正深入剖析低碳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的文章極少。記者采訪時得知,給閱卷教師留下深刻印象的兩篇作文寫的都不是大熱的世博會。一篇題為《卡梅隆的智慧》,以卡梅隆拍攝《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兩次巨大成功為切入點,詮釋一個人生課題,即有時短暫的“消失”與“沉寂”是下一次成功的重要基礎,暗合了試題材料中“放生小魚是為了獲取更大利益”的命題思想,視角獨特立意新穎。另一篇作文題為《魚!魚!》,作者在文中針砭時下某些人將環(huán)保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民生大計掛在嘴上,說一套做一套,根本沒有從思想意識和主觀認識上有所改變,更不要說有切實的行動了,對試題材料分析后引向思辨層面,開掘的深度令人欣賞。
兩大問題
“今年考生在作文上暴露的問題與去年并無兩樣。”有閱卷教師介紹,能令人眼睛一亮爭相傳閱的一類卷作文(63分至70分)所占比例極低,主要反映了兩大問題。一是學生本身存在思維隋性,只抓住試題材料的表面,不會深入領會作分析,有的甚至抓不住寫作的核心思想,比如“小魚放生”并非放棄,而是放養(yǎng),不是簡單的取舍關系;二是語文教師為幫助學生應試,在日常教學中往往試圖通過猜題押題等“捷徑”,把學生的作文才思禁錮在一堆看似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范文”中,壓抑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思維激情。這,也是上海高考多年出不了滿分作文的重要原因。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