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學新生報到日期臨近,所謂的大學新生必備物品清單據(jù)說較為流行。這份物品清單上,有兩樣東西很特別,一是家鄉(xiāng)特產(chǎn)、二是一套正裝。北京某報還以“新生忙著選正裝”為題做了相關報道。不知道別人看了怎么評價,筆者總覺得不大靠譜,忍不住啰嗦兩句,不敢說以正視聽,也算是一個高校人的建議和忠告吧。
先說家鄉(xiāng)特產(chǎn),說什么“用家鄉(xiāng)特產(chǎn)和同學、老師溝通感情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這可真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對此,筆者頗不以為然。如果有個新生剛一見面就遞上一包所謂的特產(chǎn),估計不但給人留不下什么好印象,還會顯得過于油滑。依我看,初次見面,還是以誠相待為好,千萬別送什么物質的東西,難免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再說說正裝。說什么“正裝是入校以后競選學生會干部時用的。”當不當學生會干部是一回事兒,但誰說競選學生會干部就非得著正裝啊?其實,學生就是學生,除了一些特別的場合,穿適合學生身份的休閑裝就挺好,真沒必要鬧得那么事兒事兒的。青春、陽光、樸素、大方,比啥都強。
依筆者看,大學新生的準備不外乎是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準備。在很大程度上,心理上的準備更為重要。
要有過集體生活的心理準備。學會和同學相處,培養(yǎng)團隊精神。在家咱一個人一間屋子,想干啥干啥。進了大學就不能這樣了。少說也三四個人一室,要學會過集體生活。寬容待人,別過分強調自己。和大家相處愉快了,大學生活就會更加豐富多彩。
要有發(fā)憤學習的心理準備。 對所考的學校、所學的專業(yè)理想的也好、不如意也罷,都有一個進一步了解學校、熟悉專業(yè)的過程,要面對現(xiàn)實,踏下心來,好好謀劃謀劃怎么過好這四年。學習的方向是什么,目標是什么,具體措施是什么。四年真像小鳥一樣,眨眼就飛走了,等到你后悔時,晚了。
要有全面經(jīng)受鍛煉的心理準備。大學生活和中學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學習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學習是重要的,但光是埋頭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接觸社會、投身實踐、參與科研,都是大學生成長的一個個新的課堂。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