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獲悉,教育部已經證實,外來工子女有望試行“異地高考(論壇)”,異地高考試點工作將由各地自行提出,經審批后實行。
作為外來工人口第一大省,廣東有無試點“異地高考”的時間表?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昨日回應稱,目前尚不清楚我省有試行“異地高考”的計劃。
出臺時間仍是未知數(shù)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日前編寫的《教育規(guī)劃綱要學習輔導百問》稱,“將在調研試點的基礎上,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的辦法,待時機成熟時,試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異地參加高考”。這一表述隨即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有媒體援引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表態(tài)稱,教育部今年有望啟動“制定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的辦法”的調研工作,“異地高考”具體辦法10年內可能出臺。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則認為,“異地高考”存在諸多變數(shù),對廣東而言,隨著產業(yè)升級和時間的推移,外來工子女升學問題將逐漸不如現(xiàn)在突出,未來10年后這一問題甚至將不復存在。據儲朝暉透露,今年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制定期間,教育部已對異地高考問題做過調研,但具體辦法多少年內出臺仍是個未知數(shù)。
異地高考是綜合性課題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盧曉中認為,教育部“異地高考”的表態(tài)體現(xiàn)了對外來工子女的人文關懷。由于實行新課改后,許多省份的高中課程和教材有差異,加之各省教育水平不均衡,如果不解決外來工子女升學問題,會導致“留守考生”問題。
在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上,我省中山、東莞等地實行了“積分入學”,這一辦法對解決“異地高考”問題有無借鑒意義?儲朝暉充分肯定了“積分入學”的辦法,但他認為,“異地高考”并不是教育本身的問題,而是牽一發(fā)動全身?!爱惖馗呖紗栴}根子是現(xiàn)行戶籍制度,還與學校生源變化、招生制度改革等息息相關。”據儲朝暉介紹,有人測算過,隨著全國高考報名人數(shù)不斷減少,到2014年,高考報名數(shù)將與招生數(shù)持平,這將影響外來工子女在何地高考的選擇。
盧曉中則認為,“現(xiàn)在高校本地化傾向明顯,如果放開了對外來工的口子,會沖擊大學的承受力。”他認為,“異地高考”在制度設計上應該更加周密,避免因為政策模棱兩可,帶來類似“高考移民”等新的不公平。
上一篇文章:大學生“回流”復讀引爭議 專家提醒要謹慎
下一篇文章:美國教授:不必過分責難中國式高考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