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日宣布,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和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澤羅斯·阿爾費羅夫共同獲得該組織首次頒發(fā)的“納米科技發(fā)展貢獻”獎。
據教科文組織介紹,在2日的頒獎典禮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銜代表師淑云代表白春禮領取了獎章和獲獎證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表示,納米科技領域取得的進展為當今社會、經濟以及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巨大益處,而“兩位世界級科學家”的工作讓人們對自然及其力量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談到白春禮取得的成就時,博科娃說,白春禮是中國若干尖端納米研究儀器的發(fā)明者,其中包括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彈道電子發(fā)射顯微鏡和掃描近場光學顯微鏡等。她稱贊白春禮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并祝他取得更大成功。
另一位獲獎者阿爾費羅夫曾獲得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教科文組織在一份公報中稱,他開發(fā)的“完美”異質結構材料已成為目前所有微電子設備的基礎。
“納米科技發(fā)展貢獻”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生命支持系統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下屬的納米國際委員會共同設立,旨在表彰在推進納米科技知識方面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