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約請專家點評語數(shù)卷失分重點,作文寫“父母送考”“最美媽媽”的得分較低
截至6月20日,今年江蘇高考試卷已評閱完畢。記者昨天采訪了部分語數(shù)閱卷專家及學科專家,就考生普遍失分點進行分析,并對癥下藥,對中學教學提出建議。據(jù)了解,今年語文卷均分為92分左右,比去年抬高了10分,其中作文均分為46分,語知部分均分也為46分;數(shù)學卷均分為82分左右,比去年減少了近10分;英語卷均分為70分左右,比去年略有下降。
記者 張 琳
■特別提醒
明天下午4:30,2012年高考本一、本二省控線及第一階段填報志愿的資格線將公布,當晚查分電話開通,考生可及時查分。
語文卷
作文部分
今年作文拿高分的比較多
評點人:高考閱卷專家
失分原因:審題膚淺,缺乏思考
今年作文高分段比較多,一類卷也就是63—70分之間的比例比往年高多了,二類卷56—62分的也比較高,加起來差不多占到近10%,而且區(qū)分度很好,好作文比往年多,42分以下的差作文也占到10%左右。高分作文的共同特點是對“憂與愛”的關系思考的比較深入,有的高分作文從小角度切入,但思考層層遞進,就能夠把題意升華到一個高度上。比如有篇優(yōu)秀作文寫的是對方言的憂與愛,寫盡吳儂軟語的妙處,然而對方言的漸漸消亡充滿擔憂。還有不少寫親情的,題材雖大眾化,但也不乏優(yōu)秀之作,感悟深刻,敘事生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有考生想到的是“農(nóng)村淪陷”題材,對炊煙裊裊的田園生活漸漸消失的憂思和惆悵,也相當不錯。
作文低分的主要問題在于:一是審題膚淺,選材平庸,比如今年撞車較多的有“父母送考”、“最美媽媽”、“司機吳斌”;二是敘事乏味甚至幼稚,細節(jié)描寫相當老套;三是沒有文體意識,寫出的文章四不像,記敘不像記敘,議論不像議論;四是明顯在套范文,但很拙劣,甚至根本不切題。
●對中學教學的建議:
1、作文素材積累應該個性化,否則很容易平庸。
2、議論和描寫基本功要夯實,要進行分文體訓練。
3、要學會思考,從審題開始,才能不流于膚淺。有的學生寫議論文,但就是簡簡單單的三段論,沒有思想含量,自然得分低。
4、當前中學寫作重視程度在加深,但序列化不夠,不少老師的作文教學也很盲目。
5、不能準備范文讓學生去套,缺少對題目的審題,只套范文,不可能寫好。
語知部分
漫畫題考生普遍答得不好
評點人:高考閱卷專家
失分原因:語言功底不夠,閱讀能力不夠
今年語知部分題目總體比較平易,答題比較簡潔。要求考生思考的多,寫上去的答案字數(shù)卻不多。主要強調考查學生的能力,考查語文基本功。漫畫題看起來簡單考生卻普遍答得不好,一是理解不夠,二是語言表述能力差。今年閱讀題的所有選文都是文學類的,不再像往年有一篇社科類文本。古詩詞鑒賞第二題答得普遍不好,難度并不大只是問問題的角度變了,導致考生發(fā)蒙,很多考生在做閱讀題時一味根據(jù)問題去找答案,而不是透徹理解文章本身?,F(xiàn)代文閱讀中論述類文本答得不太理想,尤其是16和17問,區(qū)分度大。這說明考生在中學對議論文的論述訓練不夠。附加題最后一道關于“用典”普遍答得不好,考生不知道這首詞用了哪些典故。
●對中學教學的建議:
仍要加強閱讀訓練,尤其是課外的閱讀拓展;加強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如表達能力、概括能力等。
數(shù)學卷
均分比去年減少近10分
評點專家:江蘇教育出版社《新高考》雜志主編、數(shù)學學科專家
失分原因:不適應新題型
2012年江蘇高考數(shù)學試卷就全卷來說,最難題的難度其實比去年有所下降,區(qū)分度好于去年。填空題也基本保持平穩(wěn)。均分下降的首要原因是解答題新面孔較多,多題把關,如第17-20題第二或第三問均構思新穎;而學生對新題不適應。習慣于常見題型的學生,在平時的大量訓練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很好地理解題意、尋求策略,不能靈活運用數(shù)學的基本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獨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欠佳。
其實,高考命題多年來一直是能力立意,根據(jù)幾年來江蘇省數(shù)學高考說明,高考既考查中學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又考查進入高等學校繼續(xù)學習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能力立意對中學數(shù)學教學有著良好的導向性:學校不能僅靠知識傳輸、題型訓練讓學生取得高考高分。因此,今年的高考數(shù)學命題給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再次提了個醒。
●對中學教學的建議:
1、治本為上,遵循數(shù)學本性
數(shù)學的本性是什么?是“智慧”!數(shù)學是教人聰明的學問,它的本性是“人的思維”。數(shù)學教學的本質是思維過程的引導、啟發(fā),也就是要從根本處抓起,遵循數(shù)學的本性,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具體體現(xiàn)在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領悟數(shù)學的基本觀念或道理。比如,數(shù)學是研究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也就是通常說的“數(shù)”和“形”,其實“數(shù)”和“形”這兩個方面是密切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這就叫“數(shù)形結合”思想。今年江蘇高考數(shù)學解答題的第18題,第三問只要根據(jù)函數(shù)的性質畫出圖像,就變得直觀清晰、容易求解了,標準解答看起來抽象,其實解答的背后是直觀的“形”在引導。
今年數(shù)學高考中,所用的思想方法還是基本的、常見的,問題是許多學生做題無數(shù),卻沒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思想方法。有些教師把題目分成各種題型,把數(shù)學思想方法也分成幾大類、幾小點,讓學生拼命模仿,這樣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差,高考適應能力不強,甚至可以說相當脆弱,無法適應變化和出新。有的學生平時考得不錯,甚至模擬考試也不差,但高考卻考不好,因為高考命題是能力立意,其中對考生思維能力、升入高校繼續(xù)學習潛力的考查是核心,因此高考題中除常規(guī)題以外,就會出現(xiàn)一些有意避開老面孔的新題。
2、返璞歸真,尊重教學規(guī)律
現(xiàn)在不少學校,題海戰(zhàn)術仍然大行其道,學生整天有做不完的作業(yè),自己失去了讀書、理解、反思的時間。這里有數(shù)學教學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長方面的原因,如眾多家長誤認為學校作業(yè)不多,就是對學生不負責任,從而無形中違背了教學規(guī)律。
因此,雖然學生題目做了海量,但對數(shù)學的理解卻很膚淺,基本是處于機械模仿狀態(tài)。有的學生基本知識沒有掌握好,還被培優(yōu)或出去盲目培優(yōu)?,F(xiàn)在高一高二教學進度很快,過分追求難度和解題熟練程度,許多學生基礎不扎實,對基本問題、概念和方法的本質缺乏較好的理解。因此遇到生面孔的新題,就不會思考、不知以不變應萬變,也不會選擇好的解題策略。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