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浙江高考改革試點的公布,浙江真正走進“新高考時代”。面對新高考,高校會怎樣應對,高中又該如何調整學生培養(yǎng)方向?
10月10日,在杭二中濱江校區(qū),一場匯聚了浙江六十多所重點高中校長和來自北大,復旦,浙大等國內頂尖高校招辦負責人的“神仙會”吸引各方的注目。這次由正睿測評主辦的懇談會主題是新高考改革下的教育變革與大數據綜合測評,面對新高考,不論是高校還是高中,似乎都有很多話要說。
大學很困惑,高中很迷茫
“困惑”,“迷茫”成為這次懇談會上出現最多的詞。大學不論是浙大,中科大還是復旦,招生辦相關負責人在提到新高考形勢下的高校招生,都提到,在3+3模式下,除了語數外之外,其余三門按等級賦分,必然會造成分數扁平化,頂尖高校昔日憑分數優(yōu)中選優(yōu)的單一化選拔體系瓦解,而與之匹配的綜合素質評價目前還尚未明確,“最好的招生方式是進行招考分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就業(yè)處處長傅堯如此說到,他的觀點得到了其他招生負責老師的贊同,北京大學教務長辦公室主任李祎說,新高考在倒逼大學有所作為,而評價學生的標準,除了分數之外,北大固有的“元培綜合評價系統(tǒng)”可以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參照,同時也歡迎受社會信任的,擁有權威和公信力的第三方評測機構進行對學生進行測評。
對于浙江各位高中的校長來說,新高考政策的出臺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迷?!?。一位參與懇談會的校長無不誠懇地說到:“目前,大多數中學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還處在觀望期的占絕大多數。”“其實目前中學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在3+3的考試中,除了語數英以外,高校是否會根據專業(yè)確定招考科目?!?/p>
物理和歷史或成為高校選拔最重視的兩門課
提到選考科目,浙大招辦負責老師透露,雖然在新高考條件下不設文理科,但是對于大學不同專業(yè)來說還是有對于具體科目的考量,總的來說,浙大的理工科專業(yè)更偏向于選擇物理學科優(yōu)秀的學生,而人文科學專業(yè)則更看中學生在歷史科目的成績, 北京大學教務長辦公室主任李祎也證實了這一說法:“在選考科目這個問題上,北大有一種觀點,主張理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必須考物理,文科專業(yè)的學生必須考歷史。因為總體來說,這兩門成績好的學生,一般具有比較扎實的理科或文科素養(yǎng),在大學專業(yè)學習中更占優(yōu)勢。”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