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出國留學的“性價比”
“我想去重點大學,但是分數(shù)線只比第一批高了沒幾分,與其在國內念二本、三本,那還不如去國外讀呢?!睖蕚涑鰢魧W的小張在算著留學賬,“在國內念三本,每年的費用加起來也要三四萬元左右,如果去歐洲、日本這些地方,省一點的話每年的費用也還不是特別高,但留學回來后,應該比國內二本、三本學校的畢業(yè)生有優(yōu)勢。”
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中,有小張這樣想法的學生為數(shù)不少,許多考生將升學的最后目標鎖定在海外高校,有些學生甚至在高考前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一邊準備高考,一邊申請學校,一旦高考分數(shù)不能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就直接辦理留學手續(xù),“因為準備得越早,申請到好學校的概率就越大。”
此外,有一些高分考生也瞄準了海外院校。據(jù)有關留學專家介紹,高考成績在重點線以上的學生,除了能進入國內的重點大學,還有足夠資格選擇世界名校。
選擇留學國把握四個“度”
在一些高考留學咨詢會上,經常會看到一些學生和家長為選擇留學國家一籌莫展。有關留學專家提醒,選擇留學國家時,把握以下幾個“度”至關重要。
文化上的認可度
如果申請者對一個國家事前沒有文化上的認可,那么即使勉強選擇該國留學,也會因為心理上的隔閡影響其主動融入該國主流文化的熱忱和決心。因為留學不光是知識的汲取和學歷的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對留學國文化的學習和借鑒。
經濟上的適合度
在選擇留學時一定要根據(jù)家庭經濟實力,量力而行。譬如,在熱門留學國家中,美、英、加拿大的留學費用相對較高。作為一個高考生,一般在本科階段較難申請到獎學金。所以,如果家庭不具備申請去這類國家留學的經濟實力,可以考慮去其他一些留學費用相對低的國家,如日本、韓國等。本科畢業(yè)后再選擇上述歐美國家就讀研究生不失為一條捷徑。
語言要求上的差異度
對于大多數(shù)高考生,選擇英語語系國家留學通常更容易適應。但同為英語語系國家,國與國之間亦存在諸多差異。在語言要求方面,比如美國,一般會要求申請者提供TOEFL或雅思成績(根據(jù)學校要求不同),一些名校還會要求學生提交SAT成績作為參考。
一些小語種留學國家,特別是日韓等國以其學費低、就業(yè)容易等優(yōu)勢備受青睞。但是如果沒有任何語言基礎,一般難以申請到這類國家留學(韓國除外)。申請日本語言學校,通常要求申請者具備3-4級日語能力。所以選擇這類國家留學一定要具有重新學習另一門語言的決心和毅力。
時間計算上的準確度
從決定出國留學,收集留學信息,到申請學校,學校錄取,辦理簽證,因選擇國別不同,辦理留學周期亦存在很大差異,在時間上做好準確銜接極為重要。
有關留學專家表示,選擇留學國家還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及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絕不能人云亦云。同時要擺脫中國人傳統(tǒng)的思維定勢——留學時一定要找有親戚熟人的地方,從而違心地選擇與自己主觀意愿相悖的國家留學。
留學切忌亂擇校
高考后很多學生選擇留學來繼續(xù)接受高等教育。留學顧問提醒,在選擇學校和專業(yè)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非常重要,因為此時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將來的就業(yè)。
關于家長最關心的留學后的就業(yè)問題,就英國來說,政府對留學生的就業(yè)政策在逐步放寬。成功在英國找到工作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而且中國學生普遍在國外工作努力,對薪金要求合理,受到大多數(shù)雇主的歡迎,雇主也愿意幫助這些畢業(yè)生申請更長的工作簽證。
針對高考不理想、部分考生及家長急切想出國留學的想法,教育部國際司教育涉外監(jiān)管處處長陶洪建說,要盡量選擇質量比較有保證,辦學聲譽比較好的學校。目前教育部已公布的33個國家1.5萬所學校名單,應該是重要依據(jù)和參考,如果想留學的學校不在這個名單上,應通過可靠渠道弄清其實際辦學情況再進行選擇。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