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6月19日電(記者王瑩)高考志愿填報是考生和家長十分關注的一項工作,遼寧省招考辦副主任于濤結合近年來高考志愿填報情況,總結了填報時存在的一些誤區(qū):
一是盲目攀比、從眾填報。聽說哪所學校好、哪個專業(yè)“熱”,就填哪個;看到別人填的院校層次高,為了面子,也跟著填;對自己成績預測不準,選報了力所不及的志愿。
二是將志愿選擇等同于未來的職業(yè)選擇。于濤介紹說,近幾年招生中,有的專業(yè)志愿“撞車”現(xiàn)象嚴重,而某些專業(yè)則少人甚至無人填報。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和家長將志愿選擇等同于未來的職業(yè)選擇,只考慮所謂的“熱門”專業(yè)。于濤建議,考生選擇專業(yè)時不要被“冷”“熱”左右,要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實力。
三是高分考生一定能錄取上好學校。有些考生填志愿時,盲目認為自己是學校第一名報某某??隙]問題,甚至固執(zhí)地只報一個專業(yè),一旦失誤就可能名落孫山。
四是單純以收費標準判斷專業(yè)的好壞。有些專業(yè)是國家大量需要,大有發(fā)展前景的,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報考,收費標準相對低一些,同時獎、助學金額也較高,并不能說這些專業(yè)就不如其他專業(yè)。
五是信心不足、怕高就低。一些學生和家長只求穩(wěn)妥保險,往往造成高分低就。于濤說,成績好的學生要勇于報考重點大學,第一志愿可選擇正常情況下能夠考得上的目標學校,把保險和穩(wěn)妥留給第二志愿。
六是對學校專業(yè)不了解,望“名”生義。一看校名是“地質”“石油”字樣,就以為學校只設這些專業(yè);有的將師范、農業(yè)劃為艱苦專業(yè),認為出路不佳;還有的學校不在直轄市或省城,考生就不愿填報。
七是過分依賴長輩,甚至父母包辦。家長、老師對考生選擇志愿加以幫助引導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忽視考生的主體作用。
(新華網 )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