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報考專家王漢添老師談高考報考
編者:騰訊特別邀請到了志愿報考專家王漢添老師做客,為廣大高考考生解答報考中常見問題,幫助考生更加準確的報考。
估分填報志愿難度大平時應多練習估分
平行志愿填報對大多數(shù)考生是比較有利的
踩線考生志愿比較容易填報
填報志愿必須要適合自己
選專業(yè)應全盤考慮不要看眼前
合理去報考應該把第一志愿放在重點
避免無效志愿要注意這個梯度
報考前多了解學校的相關錄取數(shù)據
估分填報志愿難度大平時應多練習估分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早上好!這里是騰訊嘉賓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圓圓。今天節(jié)目為大家請到了志愿報考專家王漢添老師做客,首先歡迎王老師,您好,王老師!
王漢添:主持人好!考生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填報志愿是分三個方式的,第一個是考前填報志愿,第二是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第三是知分填報志愿。廣大網友也在網上留言說其中的估分填報志愿比較有難度,現(xiàn)在已經結束了是嗎?
王漢添:已經填完了。
主持人:那您覺得中間這個估分填報志愿會有難度呢?
王漢添:我覺得估分填報志愿難在估分,誤差比較大,有些考生平時練習的時候考完就完了,他自己沒有時間,考完以后老師把卷子發(fā)下來之前自己沒試過這份卷子能考多少分,錯在哪兒,對在哪兒,總分多少,沒有這個習慣。到高考完了之后突然之間估分可能誤差比較大。高考判卷是按照每一個過程分的,比如說數(shù)學,每做一步有一步的分數(shù),比如說最后對答案對不上了,到底中間對了多少心里沒數(shù)。語文對作文的部分誤差比較大,平常在這方面鍛煉得不多,可能估分的時候誤差比較大。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真正學習成績比較好的,估分比較準確,誤差比較小。
主持人:他對自己有一個很合理的判斷。
王漢添:他知道哪兒可能會扣分,哪兒扣不了分。成績不是太好的同學,估分誤差比較大,大部分都是高估了。如果是按照高估的成績填報志愿可能就是風險大一點。估分填報志愿估分很主要,一般應該怎么估分呢?考完之后,當我們考完語文我應該把它丟掉,下午考數(shù)學的時候就不管了,所有考試科目考完之后,根據自己的回憶,當時自己的答題情況,考完標準答案也出來了,對照一下。估計一下自己能得多少分,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請老師幫忙。請班里的任課老師他對自己的學生比較了解,可能把自己答題情況跟老師溝通、溝通,看我自己估分誤差大還是小。這幾方面修正一下,最后還有一個糾偏的分數(shù),老師認為你可能估分偏高了,根據估分估出來的成績減去一定得分數(shù),但是各個人不一樣,再按照這個成績最后估計一下高考總分是多少,按照這個估分再來對照以往高校錄取情況來填報志愿。
主持人:所以也要在平時的學習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王漢添:最好多鍛煉、鍛煉。特別是到高三階段有幾次模擬考試,那個是很好的鍛煉。模擬考試的試卷難度是比較接近高考的,特別是模考難一點,那是一個測練。第二次模擬考試難度是非常接近高考試卷難度的。
平行志愿填報對大多數(shù)考生是比較有利的
主持人:今年有一個特別熱的話題是關于平行志愿的,對于這個話題褒貶不一,表揚的聲音,批評的聲音四面八方,考生和家長對平行志愿也特別關心,您來解讀一下平行志愿。
王漢添:平行志愿其實已經好幾年了,只不過08年的時候教育部專門提倡推動和完善平行志愿填報。我個人認為,平行志愿這個填報方式對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是比較有利的。特別是高分考生,那就是說,我的高考成績在全省排名比較靠前的特別有利。對低分考生也有利,因為以前按照填報志愿的方式,我們叫它順序填報,是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F(xiàn)在我們合在一塊兒就叫第一志愿,就是一個。我可以填四個,一般是填四個,哪怕我第一個排最前面的那個不符合要求,高考分數(shù)達不到,那么招辦投檔的時候他會看你接下來第二個志愿是什么,只要你符合要求,他就投檔。不像以前你第一志愿不符合要求只能到第二志愿來,第二志愿的錄取率是很低的,大家都知道。特別是重點高校,像北大、清華實際上不存在第二志愿,大部分重點高校第一志愿的錄取已經超過95%了。剩下5%的風險相當大,成功機會比較少。所以如果說我現(xiàn)在四個一直排下去,這個學校不合適,換一個,知道哪兒有合適的就投進去。以前還有一個叫分數(shù)級差,有些學校規(guī)定了你第一志愿不是報我這個學校,第二志愿報我這個學校我可以考慮你第二志愿的考生。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減去多少分?一般是減去30分到50分。總分減去30分到50分,未必到了他那個學校的投檔線,即便進去了,你再重新排隊,排后邊去了。所以這個風險比較大。平行志愿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都是第一志愿,只不過看哪兒合適,省招辦就把我的檔案投在哪個學校。這是比較好的。
但是它的風險還是存在的,這里邊有一個問題,假定省招辦把你的檔案投到哪兒,投進去了,比方說投到A志愿,如果考分不是太占優(yōu)勢的話,我們一般是按照110%投,就是說我這個學校在你這邊投100個,投的檔案投110份,還有10個就得退下來,如果你成績不是太占優(yōu)勢的話,有可能落到10%里面去。進入那10%以后,因為投過一次了,后面就不會再投了。有可能就掉下來了,這一批你有可能都上不了。
主持人:所以還是存在風險的。
王漢添:一會兒我還會談到怎么根據自己的成績填報自己的第一志愿。弄不好,想往高了沖一沖的話,有可能風險比較大,除非你成績很好,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踩線考生志愿比較容易填報
主持人:之前我們也有聊天,有很多學生有攀比心理,你報考這個學校,我覺得我不甘示弱,我也想報考這個學校,不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是自己的實際情況攀比著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王漢添: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多的,他是次高分考生,成績還是上等的,但是不是拔尖,你在省里邊排是狀元級的,是前50名,高考成績也不錯,比如說咱們的成績差不多,你敢報復旦大學,北大、清華未必夠得上,你報復旦大學未必我就不能報。但是我的實力未必比你強。再有大家都報比較知名的學校,我報比較普通的學校面子上過不去,同學之間一議論,怎么你就報這個,好像面子上不好看,有這個情況。
一個是攀比,一個叫從眾。好多同學對學校了解不是太多,大家一說這個學校不錯,你報,我報,大家都報,跟風,有這個情況。
主持人:還有一個情況是分數(shù)貼線,這個問題也比較棘手。出現(xiàn)這個問題該怎么辦?
王漢添:按照我理解,實際上踩線的考生志愿比較好報的,比方說第一批錄取分數(shù)線在全國大多數(shù)省市的錄取分數(shù)線已經出來了,如果某一個考生他的分數(shù)正好在分數(shù)線上面,那么他的志愿之所以好填,另外很好的學校,很知名的學校我不用考慮了。北大、清華根本就不用考慮,考慮也是白填了。以前錄取的分數(shù)比較高的那些學校,比較知名的全國來說知名學校還是挺多的,所以重點大學比較多,競爭相對來說比較激烈。因為踩線這個學生去報哪個學校成功的機會也很少。這部分考生怎么填呢?對于這個考生來說,我就是找到這一批錄取的高校,翻翻它的歷史記錄,看看這個學校以前第一志愿報這個學校的有多少,上線的多少。假定有一個學校在某一個省計劃招生100個,第一批招生的學校有很多,這個學校在你這個省里邊,以往第一志愿報這個學校的學生有多少,真正分數(shù)上了線的有多少。同一批高校里邊錄取分數(shù)不一樣,有些錄取分數(shù)比較低,可能它就是劃的投檔線就是踩線,也就是說它的最低錄取分就是你省里邊劃得分數(shù)線,你就找那個學校報就得了。有些學校是這樣的,可能我在這個省投放計劃是100個,真正第一志愿報我這個學校達到這個分數(shù)線的不夠100,那么我踩線的考生報這個學校絕對沒有問題。照我理解,真正踩線或者是線附近多一兩分的還是比較容易報。因為學?;旧暇窒拊谀敲磶讉€了,前面那幾分太高的話不用考慮,我就考慮有幾分比較低的,它的投檔線就是分數(shù)線,特別是第一志愿雙向考生不滿額的,所以說還比較容易一些。
主持人:您覺得踩線報志愿還是比較容易的。
王漢添:范圍很清楚,目標很清楚,就那么幾個學校。
主持人:有的網友也有一個問題比較關注的是本地的學生報考本地學校的命中率會不會很高?
王漢添:一般來說是這樣的,作為第一批錄取院校,都是全國重點學校,大部分是教育部直屬的高校,它的主管機關,有些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有中央部委一些,它的招生計劃基本上投放到全國各個省市的,真正在本省市的有一點傾斜,不是太明顯。比如說北大、清華,你不能把大部分指標都留在北京,它還要分到全國去,根據各地的考生質量情況有計劃分出去。但是第二批的普通本科志愿,主要就是地方自己辦的高校,屬于地方管的。以北京來說,有好多學校就是屬于北京市管的,由北京市投資來辦,這部分學校它的招生計劃里邊大部分是在北京市。從這個角度來說,考本地院校成功機會比較大。因為招生計劃多,不像有些外地院校到北京就是招幾個?,F(xiàn)在大部分計劃都放在本地了,但是這也不一定。有一些本科院校,重點院校“211”、“985”也有,像浙江大學,挺有名的,但是60%的指標都留在本省了。類似的學校還很多,后來結果其他省市一些考生有呼聲,你的學校留本地太多了。特別是名校,大家都希望上你這個學校,應該把計劃投放外地的應該多一點,本地少留一點,你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你應該考慮全國,你不像地方院校,這是題外話了。如果是計劃本身,國家會整個考慮,整個平衡。
作為教育部直屬院校它的計劃可能在本地的傾斜程度不會那么明顯,相對來說,你要是報本地的院校有好處,因為它的指標到頂多一點,容易一些。
填報志愿必須要適合自己
主持人:所以報考本地院校的命中率也會高一些。
今天我們的主題,我還是要做問題的回答了,填報志愿的注意事項,我在填報的時候我應該秉承著哪些原則來填報?
王漢添:就我的理解,高考也不是一兩年的事了,高考的材料也很多,你填報志愿,既然考了就想上大學,你上什么樣的大學,各種情況是不一樣的。必須堅持志愿必須要適合自己的,第二是,保證能夠上學。辛苦那么多年了,高考也考完了,考了半天,最后志愿填得不好,最后落選了,這就不合適了。
第三就是盡可能不低就,比方說我的高考成績已經達到第一批錄取分數(shù)線以上了,那么最好志愿填報結果能在第一批院校里邊錄取,不要掉到第二批。如果說我的考試成績已經達到第二批的普通本科錄取分數(shù)線了,那么我盡可能在這一些學校里邊實現(xiàn)我的志愿,別掉到那邊去。這里邊當然有很多技巧,我主要圍繞這三點挑選我們的志愿院?;蛘呤菍I(yè)也好,目標應該是比較集中。其他你說不適合自己的,剛才說的攀比也好,從眾也好,那都是不科學的。弄不好,你可能就掉出去了。
如果是太高攀的話,說難聽一點,比方說我的基礎不是太好,可能我這次我也發(fā)揮得比較好一點,非要報我的能力達不到的高校去,也可能僥幸錄取了,有可能真正上學以后可能會不愉快。跟不上,可能學習就很吃力,這個情況比較少見。真正掉下去的可能比較多,高考成績不錯,自認為志愿填報的不合理,本來可以上更好的那些學校,結果沒考上,作為高分低就,高分落榜就是這個意思。
主持人:興趣愛好是第一任老師,所以要把你的興趣愛好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
王漢添:應該是比較主要的,根據以往一些統(tǒng)計資料,目前在校大學生認為真正對現(xiàn)在就讀的專業(yè)比較滿意的不超過一半。填報者不太清楚這個專業(yè)到底學什么,將來出來干什么。很浮淺的好像顧名思義就報了,真正一上學,一上課感覺到這個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所以提不起興趣來。有些本來就是性格比較外向的,按道理來說,外向性格基礎比較好的應該選擇的專業(yè)大類將來的工作方向應該符合他這個性格的??赡芩麍蟮膶I(yè)可能是正好相反,可能將來要求他的工作必須能坐下來,將來一上課可能興趣就不在這兒了,事實上每年都因為這方面的原因,對這個專業(yè)怎么也提不起興趣來,最后要不學習成績不好,就退學了。要不就主動退學,每年都有一批這樣的學生,因為對自己學習的專業(yè)不太滿意,最后只好退學了。很多情況是既然考上大學了不太滿意,還得堅持吧,家庭經濟壓力也比較大,最后通過考研 來換專業(yè)。
目前有一些高校是可以換專業(yè),但是換專業(yè)還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比如說第一年上學的成績是不是在班級里面前多少名,第二個就是你想換的那個專業(yè)人家接受不接受。這個比例不是太大,有這個情況,但是這個量不是太大。我們最好不要寄希望于轉專業(yè)。
主持人:在提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王漢添:快報志愿的時候我就想好了,看好了,我就報它,省得以后走彎路。我們發(fā)現(xiàn)每年考研,本科學歷專業(yè)和它的考研專業(yè)相差很遠,那就說明他對于他本科的專業(yè)不滿意,想換一換,找到一個真正他滿意的感興趣的專業(yè)。
選專業(yè)應全盤考慮不要看眼前
主持人:提到這兒,我覺得我們應該把側重點放在專業(yè)方面了,其實在選擇專業(yè)方面考生和家長也比較棘手的問題,到底是選擇傳統(tǒng)的看得到就業(yè)趨勢的專業(yè),還是選擇新增設的就業(yè)前景廣闊的專業(yè)。有一些跟風專業(yè),比方說前幾年計算機比較火,很多人都報考,像金融專業(yè)等等一些專業(yè),那您在選擇專業(yè)方面有沒有好的建議?
王漢添:我想選專業(yè)還是回到剛才說的,一個是關于興趣,這是一個基點。你對自己感興趣的,喜歡學也學得好,有動力,這是一個。另外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是所謂熱門專業(yè),每年都排十個,二十個,報考人數(shù)比較多的,這一點需要說明兩點,這些專業(yè)國家既然開設這些專業(yè)了,肯定是必需的,肯定是國家需要的,但是需要量多大,考生又得考慮了。計算機專業(yè)是比較熱門好多年了,是各行各業(yè)都需要這方面的人,就全國來說,它是一個總的量的需求,超過太多了,我們將來的就業(yè)就有問題。不是說整個行業(yè)需要5萬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也可能分幾年逐步達到。頭幾天我看到一個材料說,這幾年所謂的熱門專業(yè)它的就業(yè)率并不是很好,相對來說最熱的反而是就業(yè)比較困難的專業(yè)??忌⒁?,并不是說一熱了,大家都不報,全面衡量,我念這個專業(yè)合適不合適。熱門和冷門會變的。
我記得好多年之前,中國加入WTO那些年,國際經濟貿易那個專業(yè)很火,這個火爆不能完全怪學生,好多學校原來沒有這個專業(yè)它也開了。一開了就有人報,所以考生就很多,最后沒幾年就業(yè)相當困難,你真正做國際貿易的數(shù)量還是有限的。這幾年我們的外貿企業(yè)的門檻放低了,好多民辦企業(yè),非公有企業(yè)也可以做進出口,但是這個數(shù)量還是有限的。做國際貿易不像一般的國內貿易或者是一般的貿易,它有一些基本要求,它的需要量還是有限的,容易飽和。同樣好多熱門專業(yè),比方說這幾年法學專業(yè)比較熱的,我們國內情況來看是需要律師很多,學法律方面的人非常多,但是并不是說我需要多少一步就能到位的,是有計劃的。這里邊出現(xiàn)了過了四年真正就業(yè)時候可能就不熱了,有些會轉換的。比方說頭幾年師范專業(yè)不那么熱門,這幾年又慢慢熱起來了。熱門專業(yè)也會變的,不是不變的。
主持人:誰也不敢保證四年以后這個專業(yè)還是不是熱門。
王漢添:所以我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得全盤考慮,我現(xiàn)在報考的時候這種狀況可能比較冷門的,也可能四年之后可能就比較熱了。因為好多材料里邊都顯示,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發(fā)展綱要》里面都提到,未來幾年我們的主攻目標是什么,那些方面的技術人才肯定需求量會大一點,所以我們要看遠一點,不要看眼前。
主持人:其實在選擇專業(yè)方面,興趣愛好是第一位,另外你今后要想做什么職業(yè),你也要想到這一點。
王漢添:以前高中畢業(yè)生甚至是大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將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沒有這個概念,尤其是這幾年根據整個就業(yè)情況慢慢大家就重視起來了。作為將來的職業(yè),不要說規(guī)劃,整個大體方向,報考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
主持人:更何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大學里面都有指導規(guī)劃,就業(yè)規(guī)劃這一門課程,就在學生一進大學校門的第一年級就開始來一個整體人生規(guī)劃,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得到一個升華。
王漢添:現(xiàn)在各個學校在這方面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在這方面做得工作比較多。
主持人:還是提到咱們填報志愿這方面,填報一志愿各批次的批次一志愿是很重要的。
王漢添:大家都在說,第一志愿至關重要,根據我們以前高考錄取情況來看,第一批錄取的那就是重點學校,一志愿的錄取率錄在85%、90%以上。特別是全國的名校,985工程那些,基本上百分之百都是第一志愿錄取就滿了?,F(xiàn)在有個別學校留了一些志愿,專門劃出幾個指標招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總的來說,大部分指標在第一志愿就已經錄取完了,如果第一志愿填得不好,你想靠第二志愿剩下那百分之幾,肯定是風險大一點,機會小一點,不是說絕對不可能。
合理去報考應該把第一志愿放在重點
主持人:那怎樣才能合理去報考?要參照哪些東西?
王漢添:我想是這樣的,第一志愿因為錄取率那么高,應該把自己的志愿考慮重點應該放在第一志愿,學校、專業(yè)這上面。調整志愿說簡單叫知己知彼,怎么知己,現(xiàn)在分數(shù)都出來了,我這個分數(shù)能上哪個學校,我沖擊北大、清華行不行,如果不行的話,再往下來一點,對北京來說,北理工、北航,其他學校比方說華北理工大、華師大各地的都不少,名氣小一點,錄取分數(shù)稍微低一點。這個行不行?主要看我自己的分數(shù)能夠得上哪一個層次,現(xiàn)在自己的分數(shù)已經出來了,那么他需要了解的再對照一下,你希望上的這些高等學校,它的錄取分數(shù)應該是多少。夠不夠條件,現(xiàn)在一般的方法是這樣的,分數(shù)出來以后,不像估分了,根據我的考分和我的目標學校,它的錄取分的一個對比,作為比方說浙江大學它在我們北京市錄取,它每年投檔分數(shù)都不一樣,有的時候可能相差比較大,考直接分數(shù)的意義不是太大,分數(shù)線本身每年都在變,又一個變化不大的就叫差分。是什么意思呢?浙江大學在北京的錄取投檔分最低分和北京市的第一批錄取最低分相差,不同的學校差分是不一樣的。假定浙江大學在北京錄取以往三年的情況差分平均是30分,就是說,你只要北京市第一批分數(shù)線,一本線上30分以上,那么你就可以考慮填報浙江大學。但是更有參考價值的分數(shù)是浙江大學到北京市近三年的錄取平均分。不相信大小年問題了,因為每一年都會有點差別,可能是有些波動,雖然波動不大,可能相差幾分。近三年平均分可能相對來說把握性大一點。把這個差分跟我的考分和北京市重點線,我自己分數(shù)知道了,北京市重點線分數(shù)知道了,我這個差分和你那個差分對照一下,只要我這個差分比你那個差分大,至少我進你這個學校沒問題,但是不能說我到了這個分數(shù)線,當然也可以隨便挑。
同一個學校,不同專業(yè),我進入了這個學校,如果在我專業(yè)方面太挑剔的話,挑它那個學校最熱門的專業(yè)。
主持人:其實每個學校都有優(yōu)勢專業(yè)和特色專業(yè),你要衡量一下你所進的這個學校它的專業(yè),在這個學校里面是不是占有優(yōu)勢。
王漢添:我這個分數(shù)想報考哪個學校有沒有優(yōu)勢?,F(xiàn)在我們一般考生能夠接觸到的材料就是,每個省市都有,歷來各個學校在本地區(qū)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都有了。但是分專業(yè)的未必都有,有些考生可能接觸不到,這方面材料有,好多出版社都在做。剛才說的是你自己的差分大于那個學校到本地去的那個差分的話,你可以報這個學校。但是你要選什么專業(yè),準備工作得做細一些,哪些專業(yè)可以有保證,哪些專業(yè)風險大。那是第二步的問題。
主持人:第三步呢?
王漢添:有些人可能手頭有資料,一個就是教育部招生司提供的每年各個學校在各個地區(qū)的分專業(yè)的錄取分數(shù)非常詳細的資料,哪個分數(shù)錄了幾個,剛才說的,第一志愿上線的多少,第一志愿錄了幾個。哪一個分數(shù)段錄幾個,每5分一個段都列得非常詳細,有這個資料。但是比較邊緣地區(qū)或者是中小城市的考生未必有。那怎么辦呢?作為考生來說,我既然想報這個學校,我想報這個專業(yè),那干脆我直接打電話到這個學校招辦咨詢咨詢,或者上網查一下,彌補一下這方面的不足。因為我們報志愿實際上是兩塊,一個是挑學校,學校挑出來了還有一個是選專業(yè),專業(yè)選擇不對的話,可能分數(shù)達到了這個學校的分數(shù)線,進到這個學校了,最后可能會退檔了,因為你的專業(yè)報得不對,太挑剔了,雖然達到這個學校的平均分,但是你報那幾個專業(yè)都是學校的錄取分最高的,專業(yè)分達不到,你還是要退檔。定位還是定得不太準,因為學校安排的專業(yè)首先看你的成績,你這個專業(yè)在我的學校錄取分歷來很高的,你分數(shù)不占優(yōu)勢,那你第一專業(yè)不行,第二個不行,第三個還不行。最后你又不服從學校調劑,那就對不起了,只好退檔。如果你報幾個專業(yè)都沒有達到這個學校分數(shù),但是這個考生愿意服從專業(yè)調劑,那么這個學??纯幢拘_€有哪些專業(yè)沒有招滿,安排一下。至少可以留在那個學校。所以還是一個定位問題。
避免無效志愿要注意這個梯度
主持人:其實王老師每年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會出現(xiàn)無效志愿或者是意外也好,怎么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
王漢添:有幾個情況所謂無效志愿,比方說以前的順序志愿里邊,第一志愿報得比較高,北大、清華,分數(shù)不夠,那就沒得說了。第二志愿可能是報得次一點的學校,打個比方,第一志愿是北大、清華,每年錄取分比較高。第二志愿假定是投檔線是575分,我的考分沒有達到,第三個志愿可能投檔線是580分,那第三個跟沒報一個樣,第二個志愿你都達不到,第三志愿更沒門,這是一種無效。另外一種無效就是你報幾個學校,投檔分都差不多,都差那么一兩分,第一志愿不能錄取的話,第二志愿不用考慮了。還有分數(shù)級差,還有一個是你報的所謂后邊的志愿,第一志愿已經錄取滿了,原則上不會錄取第二志愿,所以實際上是無效的。大家是差不多的學校,所以你報后邊那個,報和不報是一個樣,你這個學校不被錄取的話,后面的也不可能被錄取。分數(shù)沒有優(yōu)勢,你這個不行,后面也不行,那就是白報了。第一個是這么高,第二個低一點,第三個再低一點。
主持人:注意梯度的問題。
王漢添:沒有梯度的話或者是梯度過小了,實際上是無效的。特別是前面提到好多重點院校一志愿錄滿了,以北京為例,你第一志愿報北大、清華不行,第二志愿假定報北航,首先北航一志愿基本上錄滿了,第二志愿基本上不用考慮了。第二,還有一個分數(shù)級差,你這一減就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有些院校的分數(shù)級差是30分到50分,這么一減沒戲了。僥幸進去了,你排在最后一個,最后還得出來,因為我們投檔是按照120% 這么投檔的,前面基本上是有保證的。但后面第101到120這個段不能說絕對沒希望,前面有可能是因為專業(yè)不合適提出去了,后面的可能有點希望。如果你排在最后的話,說實在的,風險比較大。
主持人:所以一定要注意這個梯度。
王漢添:一定要有合適梯度。
主持人:還有我與其他的高校老師交流的時候,老師在說填報志愿方面一定要服從調劑。
王漢添:服從是這樣的是雙面的。第一,如果我前面幾個專業(yè)沒有達到你的學校的分數(shù)線,專業(yè)服從,那么學校會盡可能給你找,還有哪些空缺給你補上去,你還可以考到這個學校,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什么呢?因為那些專業(yè)是沒錄滿的,未必是你喜歡的,可能跟你希望的相差很遠。所以你心理上必須要有準備。
報考前多了解學校的相關錄取數(shù)據
主持人:因為時間關系,我們的節(jié)目馬上要接近尾聲了。
最后我還想問一個問題,就是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xiàn)低級錯誤的問題,您應該提醒一下。
王漢添:以往我了解的一些情況,所謂低級錯誤主要出現(xiàn)在定位不對,就是說我自己分數(shù)和剛才說的學校的錄取的數(shù)據沒有好好研究,應該看什么數(shù)據,怎么利用。比如說剛才提到的,你看它最低投檔分不是一點兒作用都沒有,這個意義并不大。主要是看它的錄取平均分,如果你達到它的錄取平均分,一般來說,你進這個學校沒問題,只不過你選專業(yè)的時候非常慎重,留點余地。這是自己定位不準。
一個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對于這個專業(yè),只是表面上這是什么專業(yè),將來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什么,主要課程是什么,將來的畢業(yè)就業(yè)方向是什么很不了解。聽同學怎么說,說得有沒有道理不知道,這是一個情況。
另外一個是家長干預太多。聽家長的,自己的志愿成了家長的志愿。
主持人:在這里也要提醒廣大家長。
王漢添:我希望作為家長做個參謀就行了,提供必要的資料地址,根據自己的社會經驗提一些參考意見。因為畢竟是孩子在上學。以往好多這樣的情況。家長把自己主觀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最后孩子上不下去了,退學了,后悔也來不及了。這兩方面出現(xiàn)差錯比較多。
還有所謂的低級錯誤就是剛才說的,第一志愿冒出來好多,這是無效志愿。應該查的資料你必須查到,你本省市近三年詳細的錄取數(shù)據,包括一志愿上選率,哪個學校的錄取平均分。哪個學??梢哉卸驹傅模遣皇钦嬲谡卸驹?。
主持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
王漢添:還有一個需要強調一下的是,有些考生對于學校招生章程不是太重視,特別是招生章程里面有錄取規(guī)則,錄取規(guī)則里面有很多,像有些書里邊我提到有些關鍵詞不去抓住的,一個是這個學校對于優(yōu)惠加分的考生加分怎么處理,根據國家政策好多省級的三好學生參加奧賽的前幾名的都有加分,最多可以加20分??赡芗油暌院蟀涯愕臋n案投到這個學校了,但是學校不太考慮,將來這個學校安排專業(yè)的時候是怎么對待你這個分數(shù)的,在錄取規(guī)則里面很明確的,我在安排專業(yè)的時候我就看你實際考分,加20分,20分排后邊了。特別是錄取規(guī)則,對于加分這個學校到底是什么態(tài)度,怎么給你算,是真加還是假加。
另外有些男女生比例,他都是非常明確的,某一個專業(yè)招男的多少或者是女的多少,或者是不限。當然現(xiàn)在一般來說不受性別的限制。有一些專業(yè)是對身體有嚴格要求的,比如說視力,比如說身高。
主持人:有很多專業(yè)都要求身體素質。
王漢添:有些身高,我記得四川有一個考生他喜歡法律,高考成績不錯,但是考法律那邊對身高有要求,最后達不到,檔案就退下來了。他幾個專業(yè)都對身體有要求,所以你千萬要注意,不是一個指導意見嗎?限報的身體條件你千萬別碰它,你僥幸通過的話,最后學校錄取的時候還得退下來,甚至學校復查的時候不合格還得退回來。所以要求考生你既然考到這個學校來,對于這個學校的招生章程或者是錄取規(guī)則看仔細了,踩地雷你肯定不行的。尤其是學校對單科分數(shù)有要求的,這些方面你都注意,具體什么要求各個學校都不一樣。作為考生一個是前面的資料,有些數(shù)據,你對這個學校的具體的錄取數(shù)據,這個對他的學校來說就是法律,一定要看他有什么具體規(guī)定。
主持人: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節(jié)目馬上接近尾聲了,最后還是老規(guī)矩,王老師為我們網友送上祝福的話吧!
王漢添:現(xiàn)在已經到了填報志愿最關鍵的時候,我希望廣大考生能夠科學的填報志愿,考上滿意的大學。謝謝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謝王老師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做客,因為高考是三大戰(zhàn)役,第一場是考試,第二場是估分,第三場是填報志愿。但是對于填報志愿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它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一些情況。今天王老師給了我們很多真知灼見,讓我也受益匪淺,非常感謝王老師,謝謝您!再見!
王漢添:再見!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