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語文學科來說,考前三天,猶如龍成之點睛,鳳鳴之涅。備考方法正確,準備充足,則事半功倍,信心百倍。
一、重“綱”回“本”
考前三天,充分利用考綱,針對考綱上的要求進行“落點”復習,如在“識記與理解”中,“寫出課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文學和文化常識?!边@標明了考查范圍,是所使用的教材中出現過的內容,不僅是所學課文篇目的作家作品,還包括課文內容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文學常識”這一考點的主要內容有著名作家的藝術風格,著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著名作品的體例,古代詩、詞、曲、賦、戲劇、小說和各類散文的特點及分類,現代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的特點及分類等。
“本”主是課本,課本溫習相當重要,其作用簡述如下:
1、把握課型。不僅要從文章主旨的角度把握課文,也需要對課文中所采用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手法進行總結。
2、知識遷移,能力優(yōu)化。打破以“冊”為單位,而以“文學的載體”為單位,理順作家作品,左詩文鑒賞規(guī)律,美文背誦,文言文相關知識等。
上海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開放型題型現往往與課本想聯系,如09年高考語文試卷第12題要求將《春聲和春深》與新教材第四冊《故都的秋》進行比較,評析二文在南北景象描寫中的不同用意,這就提醒學生回歸課本,關注課本知識,所以課本的復習是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儲備階段,最終的目的足為以后的知識遷移,能力優(yōu)化服務。
二、 攻守兼?zhèn)?/P>
“攻”即適當做卷、答題??记叭?,可每天氣定神閑,花一個小時左右做做語文試卷,建議是做真題卷,其他試卷,特別是新的模擬題就不推薦做了,俗語說“三天不練手生”,考前進行“保溫”訓練尤為重要。進入考場后可以很快進入考試狀態(tài)。
“守”,即主動看筆記,閱錯題集。在固若金湯的“守”勢中,做到夯實基礎點,復習全面,查漏補缺。
考前三天,學生盡量不做現成的套題,或不用把成套的試題做完,要優(yōu)化組合,對常規(guī)題(不會變動或變動不大的題)、易錯題進行有針對性地“取”。
三、溫故知新
考前三天,建議翻閱舊作,選讀范文?;仡櫾浗佑|過的作文題目,總結寫作的經驗與教訓。還可以找?guī)灼呖家活愖魑淖屑氀凶x。也可以翻看一些時文,整理一些寫作素材。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