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二模”是高考的“風向標”,不僅因為今年全市模擬考的考試流程和形式首次模仿高考,更因為在內(nèi)容、難度、知識點的跟進和補充上都比照高考。4月7日上午,合肥市“二模”開考,第一天語文、數(shù)學兩門課,學生最大的感受是難度比“一模”明顯增加、內(nèi)容上也有了比較“偏”的點。一起來聽聽老師怎么說——
語文篇
審題至上:這次作文要求“選好角度”
“古往今來立志做一品大員和一品高官的很多,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立志做人要做‘一品百姓’,請選好角度立意、寫作。”
十中語文老師高曉榮說,這次作文回歸材料題,看似熟悉但請注意寫作要求有變化,“以往都是‘自選角度’,這次是‘選好角度’。”
材料中對“一品百姓”是持贊賞態(tài)度,如果考生一不留神從中任選一個角度,結果就可能是偏離中心思想。
“能緊扣材料的考生比較多,但立意較好的并不太多。比如有考生說要做‘平凡人’,但還必須要是做好,不能丟了‘一品’。”高曉榮提醒考生,看卷、審題要惜字如金。
立竿見影:考綱變動、選修內(nèi)容別落下
“新考試說明中的變動必須引起關注。”
高曉榮說,比如默寫內(nèi)容變動,“二模中已經(jīng)有所體現(xiàn),新增了4處,比如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難度倒也不大,主要是給考生提個醒,考綱中的變動不容忽視,選修內(nèi)容也別落下。
犄角旮旯:外國散文、文言小品亮相
“大閱讀《我的夢中城市》有點看不懂,但有題目是要結合自身感受說一說認識,還是有話可講。”考生有這種反應很正常,高曉榮說:“這是篇美國散文,2007年以后的高考都沒有考過這一題材,安徽考生平時也很少涉及。”
“這與現(xiàn)在大批農(nóng)民想進城尋找新生活的現(xiàn)實緊扣,文中是對紐約的向往,合肥考生有沒有對北上廣的向往?”高曉榮提醒考生,遇到此類試題,不妨做個思考者,把自己的生活體驗帶進文本,置身其中談想法。
“文言文選了篇小品,不是傳統(tǒng)的考人物傳記和序言??忌枰P注較多題材的文言文。”
生活范兒:說說喬布斯和蘋果的那些事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在喬布斯逝世后,將咬了一口的蘋果圖標改動為喬布斯的頭像標。這次就讓考生圖文轉換,概括喬布斯形象特點、說明蘋果的寓意。”高曉榮說,這就是對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的考察。
這種生活味十足的考題不在少數(shù),高曉榮建議考生,平時要多一點思考和觀察,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數(shù)學篇
打破常規(guī):解題方式要另辟蹊徑
“14題求二次分式函數(shù)求最大最小值,δ(德爾塔)判別式法是最好的方法,考生如果不打破常規(guī)就顯得很難。”
一六八中學老師孫文海說理科數(shù)學中還有一些類似試題,“18題第二問求四棱錐的高度,很有新意,考生用坐標法比較好求解;21題解析幾何,題目用向量進行包裝有隱蔽性,其實用坐標法來算是最好的。”
老師們同時提醒,遇到不會的、沒見過的、有點難度的,考生一定不要慌,不妨換種思維方式求解。
融會貫通:后期要注重知識交匯點
“16題,傳統(tǒng)就考三角,這次把三角和數(shù)列結合;20題,在平面向量中引入解析幾何。”一六八中學老師吳日明說文科數(shù)學中突出考察了對知識點的交匯,“綜合出題、立意標新,對考生能力要求較高,也會導致考生不適應。”
兩位數(shù)學老師都提醒考生后期要注意對綜合試題的搜集,將知識點融會貫通。此外,數(shù)學題也需要像文科答題一樣先閱讀材料了,“文科數(shù)學的概率統(tǒng)計題,先閱讀、后數(shù)據(jù)處理、理解分析,值得適當訓練。”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