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花漸欲迷人眼:今年的高考招生錄取旺季,報紙上有關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招生特別多。放眼望去,很多高校都有和國外大學合作開設的項目。
到底這些項目質量如何,是否可信,有沒有得到教育部門的批準,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很茫然。近日好消息傳來,教育部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進行評估,現(xiàn)在天津等四省市試點,再推行全國。中外合作辦學評估拉開了大幕。
政策回放
四省市試點 以自評為主
8月4日,教育部在該部網站上發(fā)布了關于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評估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教育部組織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評估,并制定了《中外合作辦學評估方案(試行)》。
本次評估的對象是,依法批準設立和舉辦的實施本科以上高等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實施境外學士學位以上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評估重點為依法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辦學質量和社會效益等決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辦學穩(wěn)定性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關鍵因素。
評估的方式為,以辦學單位的自我評估為主,在自我評估基礎上,以隨機抽查等方式組織實地考察評估。評估結果分為合格、有條件合格和不合格三種。
中外合作辦學評估工作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統(tǒng)一組織,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具體實施。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教育部評估工作的具體安排,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中外合作辦學評估的組織與協(xié)調工作。
中外合作辦學評估將分階段進行。2009年下半年將先在天津、遼寧、江蘇、河南四省市試點,在總結經驗并進一步完善評估標準和程序后全面推行。
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發(fā)布的中外合作辦學評估方案分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評估指標體系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評估指標體系,前者共有9個一級指標,包括辦學宗旨、管理體系、資金資產管理、質量管理、師資隊伍、教學設施、培養(yǎng)質量、社會效益、辦學特色等。后者分為8個一級指標,包括培養(yǎng)目標與培養(yǎng)方案、項目管理、培養(yǎng)條件、師資隊伍、教學組織、培養(yǎng)質量、社會效益、辦學特色等。
地區(qū)掃描
廣東僅四成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經審批
業(yè)內人士表示,之所以要評估,可能的背景是中外合作辦學問題比較嚴重,大亂才大治。從報紙上最直觀的招生廣告看,今年廣東高校中外聯(lián)合辦學辦班的招生廣告明顯增多,似乎很多高校都有類似的項目,從教育部直屬大學,到高職院校、民辦院校等等都有這樣的項目。這中間,不少合作辦學項目可謂“亂”字當頭。
專家說法
部分項目未得到相關批準就招生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院長李盛兵對廣東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有研究。李盛兵統(tǒng)計后介紹,截至2008年年底,廣東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129個,經過教育部和教育廳批準的項目共52個,僅占全部項目的40%左右,很多高校的項目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準就投入招生。按照規(guī)定,即使是非學歷的項目,也要先經過教育廳的備案才能招生。
另外,在這129個項目中,以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審批作為劃分標準,非學歷教育項目最多,有111個,占所有項目的86%;研究生層次項目8個,占6%;本科層次項目7個,占5%;??茖哟雾椖?個,占3%。而從全國來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中,還是以學歷教育為主。李盛兵認為,這次教育部評估是先從本科以上的學歷教育評估開始,因為學歷教育更為嚴肅,涉及到國內和國外的文憑。至于非學歷的項目如何評估,有待以后再進行。
據(jù)李盛兵介紹,廣東的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不夠,缺乏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新加坡就引進了10所世界知名大學,包括美國的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廣東還沒有引進這樣世界頂尖的大學?!痹谝M職業(yè)資格認證上,李盛兵表示,國內包括廣東在內,都比較缺乏,特別是高職高專的專業(yè)資格認證的引進。
在關于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統(tǒng)計匯總上,李盛兵認為主管部門做得不夠,幾年前組織過一次年審,后來就沒有了。
消費指南
了解項目背景 查看辦學資質
談及學生如何選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李盛兵建議,要多了解中外合作辦學雙方的資質,包括中方和外方的:中方的可以通過一些途徑了解是否有教育廳的備案或者批文,外方的要查詢教育部涉外監(jiān)管網,其文憑是否為教育部認可,并查看國外院校的網站,了解這所學校是公立還是私立,是否得到國外教育部門的認證。
國家留學基金委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廣東分中心主任張菁介紹,現(xiàn)在許多家長孩子不了解情況,在選擇合作辦學項目時很盲目,其實合作辦學最重要的是要看項目?!耙粗氐氖菣C構背景,項目是怎么來的,項目的具體內容。許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設置趨同,但有許多項目是很好的,應用前景很廣,有很強的實用性。比如研究新能源的,像太陽能。但是家長和孩子們都不了解?!?/P>
就教學質量而言,有業(yè)內專家表示,有的項目存在宣傳不實的情況,聘請的外方教師資質不夠,或者是外方教師偏少,導致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教學質量不高,有的學生最后因英語不過關,同樣去不了國外。
記者觀察
辦學偏重成本低廉的商科和管理等專業(yè)
早在2007年4月,教育部就發(fā)出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中外合作辦學秩序的通知,通知提到中外合作辦學中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有些地方和學校不考慮學校的辦學目標和運行能力,不仔細核查外方的資質和辦學能力,偏重在辦學成本相對低廉的商科、管理以及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學科(專業(yè))低水平重復辦學;有些學校未能悉心謀劃合作辦學的辦學模式和教學安排,引進外國教育優(yōu)質資源特別是引進外方核心專業(yè)課程以及外國教育機構教師授課的比例很低,難以保證辦學質量;一些地方和學校背離中外合作辦學的公益性原則,追逐經濟利益;更有個別地區(qū)和學校缺乏依法辦學和維護教育主權的意識違規(guī)辦學,損害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甚至已經引發(fā)了群體性事件。
在調查和復核中,教育部了解到,一些高校特別是某些重點高校舉辦國外大學預科教育性質的課程班,有意混淆了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界限;一些高校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存在辦學論證不嚴,簽署的合作協(xié)議不規(guī)范、不嚴謹,財務會計管理不符合相關法規(guī)的要求,甚至比較混亂的情況。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