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業(yè)學院簡介
武漢工業(yè)學院是一所在農產品加工與轉化領域相關學科優(yōu)勢明顯,以工科為主干,工、管、理、文、經、農等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1年,是全國最早一所培養(yǎng)糧食行業(yè)專門人才的學校,曾隸屬于國家糧食部、商業(yè)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實行中央與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體制。
學校坐落于武漢市漢口常青花園金銀湖畔,校園面積近1300余畝,辦學用地75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近4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8000萬元。圖書館藏書106余萬冊,中外文期刊1000余種,是“湖北省優(yōu)秀圖書館”和“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學?,F有46個本科專業(yè),16個教學院(系、部),全日制本??粕?、研究生11000余人。
學?,F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技術職務近300余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4人,國家級、?。ú浚┘壷星嗄陮<液拖硎苷厥饨蛸N專家共3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00余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72%。學校還聘請了清華大學溫詩鑄院士、中國海洋大學管華詩院士等數十位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為兼職教授。
學?,F有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湖北省立項建設博士點,3個湖北省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湖北省立項建設碩士點。其中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學科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創(chuàng)新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動物科學專業(yè)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yè)?,F已建成1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ú浚┘壒こ碳夹g中心,1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2個省級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充分發(fā)揮農產品加工與轉化領域相關學科的優(yōu)勢,把生物技術、膜分離技術、酶工程技術、微膠囊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等高新技術和新工藝在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中的廣泛應用作為重點,以農產品加工與轉化省級重點實驗室為依托,組織力量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和科技服務。近五年,學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近520余項,獲省(部)級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40余項,承擔國家級、省部級教學項目60余項,獲得省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7項。發(fā)表學術論文3700余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錄285篇科研項目經費突破1億元,被湖北省政府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多次參加或聯合主辦有重大影響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荷蘭、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先后簽訂了多項人才培養(yǎng)與科研合作項目。
學校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各項事業(yè)取得顯著成績。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xù)10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學校畢業(yè)生也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創(chuàng)業(yè)的鮮明特色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學校本科生一次性就業(yè)率連續(xù)多年來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一次性就業(yè)率達到100%;學校黨委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學校在2006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yōu)秀”。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廣大師生員工正激情滿懷,為把學校建成一所國內知名,辦學特色鮮明,部分學科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多科性大學而奮斗。
2008年研究生招生說明
一、培養(yǎng)目標和招生計劃
培養(yǎng)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武漢工業(yè)學院2008年學校擬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200名,具體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規(guī)模為準。所有專業(yè)均招收定向培養(yǎng)、委托培養(yǎng)、自籌經費碩士生。定向生、委培生在錄取之前,培養(yǎng)單位、用人單位、考生三方需簽訂定向或委培合同書,讀書期間不轉人事檔案、工資關系,其工資、福利等均由定向或委培單位負擔。報考定向、委培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可優(yōu)先錄取。
二、報考條件
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均可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yè)學歷的人員;
?。?)以同等學力報考的,應具備如下條件之一:
a、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yè)學歷后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yè)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同等學力;
b、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yè)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yè)生,按本科畢業(yè)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yǎng)或自籌經費的碩士生;
?。?)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即1967年9月1日后出生),報考委托培養(yǎng)或自籌經費培養(yǎng)的考生年齡不限;
(6)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guī)定的體檢要求。
三、報名工作
1、網上報名
考生自行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www.chinayz.com.cn)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學校所在省級高校招生辦公室、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復試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受理日期為:2007年10月份(以07年教育部公告為準)。
2、現場確認
考生持本人身份證(應屆畢業(yè)生加學生證)、現役軍人(文職干部)證件和網上報名編號,于2007年11月中旬(具體時間詳見當年國家教育部的具體規(guī)定)到省級高校招生辦公室公告中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確認網報信息、繳費和照相。
四、考試日期和考試地點
初試時間2008年1月(復試時間約為2008年4月)
考試地點由各報考點另行通知
五、復試工作
我校專業(yè)課考試形式和內容由各學院、復試小組根據各專業(yè)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考試內容為結合專業(yè)培養(yǎng)要求以及其他知識和能力的考核統(tǒng)籌考慮后確定。同等學力考生復試時需另加試兩門專業(yè)基礎課,加試科目詳見招生目錄。
六、錄取工作
錄取時,學校招生計劃將根據生源、社會需求、考試情況在各專業(yè)間調整。報考我校的碩士生采取按學科專業(yè)錄取方法,考生報名時只需填報招生專業(yè),不填寫導師,待錄取后,再進行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
七、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3年。
八、咨詢方式
單位代碼:10496
咨詢電話:(027)83913149
傳 真:(027)83913149
E-mail:yjschu@whpu.edu.cn
地 址:武漢市漢口常青花園中環(huán)西路特1號 郵政編碼:430023
聯系部門:武漢工業(yè)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聯 系 人: 汪 嫻
學校研究生招生的詳細情況,請登陸武漢工業(yè)學院研究生處網站(http:// yjsc.whpu.edu.cn/index.asp)。
國際合作班簡介
我校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有研究生合作辦學協(xié)議。對于被我校機械、電子、管理、計算機學科類錄取的研究生,在我校學習三個學期(一年半),再到澳大利亞南澳大學學習一年,學習成績和畢業(yè)論文(論文水平互認)合格,可以獲得我校和南澳大學雙碩士學位文憑。
沒有我校研究生學籍的上述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也可以相同學習方式,學習成績和畢業(yè)論文合格,雅思考試成績不低于6分,獲得南澳大學碩士學位。
招生優(yōu)惠政策
1、 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學生,體檢復試合格,錄取后免收學費;
2、 所有錄取的學生,每人每月發(fā)放普通獎學金人民幣270元;
3、 學校設立優(yōu)秀研究生獎學金;
4、 研究生可申請“助教”、“助研”、“助管”崗位;
5、 生活困難者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
學科專業(yè)簡介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簡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是湖北省重點學科。本學科現設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執(zhí)政規(guī)律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經濟發(fā)展研究三個研究方向。在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農村城鎮(zhèn)化以及以農產品加工轉化推動縣域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F有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其中博士學位教師5人,碩士學位教師29人。各層次人員配備齊全,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及專業(yè)技術職務結構比較合理,學科點現有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省縣域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
近三年來,本學科共出版學術專著10部、發(fā)表學術論文259篇,獲省部級獎3項、其他科研獎8項。目前,共承擔科研項目36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國家發(fā)改委、科研部、教育部項目2項,科研經費達39.4萬元。
聯系部門: 人文科學系
聯系人:李年錦
聯系電話:027-83921687
二、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簡介
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3人,省部級專家2人,博士學位教師5人,碩士生導師12人。學科點現設有測試技術、機電工程、自動控制、CAD/CAM/CAE、檢測裝備等專業(yè)實驗室,實驗室面積1800m2,儀器設備總值超過800萬元。
本學科現設有計算機輔助工程,智能檢測技術,數控技術與裝備,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設計,現代測試技術等研究方向。其中,在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方向上面向糧油食品行業(yè)和專業(yè)技術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居于地區(qū)先進水平。
近3年,本學科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4項,獲國家專利6項,科研經費360多萬元,發(fā)表科研論文3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錄30多篇。
聯系部門:機械工程系
聯系人:陳彩云
聯系電話:027-83950091
三、 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簡介
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是湖北省重點學科。學科點有教授8人,副教授18人,省部級專家2人,博士學位教師7人,碩士生導師14人。學科點現設有力學、材料性能、機械基礎、測量技術、農產品加工裝備、包裝工程等實驗室,實驗室面積2200m2,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000萬元。
本學科設農產品加工機械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包裝科學與技術,金屬材料性能強化與材料加工過程仿真,農產品物流理論與裝備研究,機械系統(tǒng)信息處理等研究方向。其中,農產品加工機械現代設計理論研究方向業(yè)已形成較大影響,居國內先進水平。
近3年,本學科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6項,獲國家專利7項,科研經費400多萬元,連續(xù)五年均有項目成果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近三年,本學科發(fā)表科研論文近300篇,三大索引收錄30多篇。
聯系部門:機械工程系
聯系人:陳彩云
聯系電話:027-83950091
四、巖土工程學科簡介
巖土工程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工程,正迅速而大量地開展。巖土工程學作為巖土力學與巖土工程交叉的一門新興學科,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該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現有博士8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6人。近三年來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36項,科研經費總額達1200萬元,公開發(fā)表論文250篇,其中SCI、EI、ISTP收錄110多篇,獲省部級獎勵多項。該學科師資隊伍雄厚、科研經費充足、實驗條件完備,是研究生學習的理想場所。
該學科以巖土力學理論為指導,考慮巖土所處的復雜環(huán)境以及巖土介質自身的復雜性,從系統(tǒng)工程和多場耦合等角度抓住巖土工程問題的實質,從而有效地解決巖土工程中的許多重大疑難問題,已形成了前景廣闊、有特色和較高水平的學科。
聯系部門:土木工程系
聯系人:曲琳莉
電話(傳真):027-83950207
五、生物化工學科簡介
生物化工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學科。該學科點擁有湖北省農產品加工轉化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特色農產品生物化工工程中心科研平臺,實驗室面積5400平方米,各類儀器設備總值1600多萬元。學科點現有專任教師3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3人,碩士學位教師16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人。
本學科現有生物資源開發(fā)利用、環(huán)境生物工程、生物化工工藝、化工新材料等四個主要研究方向。近年來本學科獲得省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國家發(fā)明專利7項。完成并通過省級及以上鑒定的項目12項,正在承擔科研項目59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省級項目32項,在研經費達300多萬元,發(fā)表學術論文212篇,其中SCI、EI、ISTP收錄41篇。
聯系部門: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系
聯系人: 柴波
聯系電話:027-83943956
六、應用化學學科簡介
應用化學學科是湖北省博士點立項建設學科,該學科點現有專任教師3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人,碩士學位教師2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人。實驗室面積6200平方米,各類儀器設備總值1600多萬元。
本學科現有應用膠體與界面化學、植物資源化學與工程、電化學及復合納米材料、現代分析技術研究及應用、功能材料研究及應用等五個主要研究方向。
近三年來本學科獲得省級及以上科研成果7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國家發(fā)明專利7項,出版專著7部,發(fā)表學術論文206篇,其中SCI、EI、ISTP收錄46篇,完成并通過省級及以上鑒定的項目12項,正在承擔科研項目59項,其中國家級、國務院各部門項目2項,省級地方政府項目32項,在研經費達500多萬元。
聯系部門: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系
聯系人: 柴波
聯系電話:027-83943956
七、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簡介
食品科學與工程是具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的湖北省重點學科。其中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學科是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創(chuàng)新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點現有專業(yè)教師46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4人、講師9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7人、具有碩士學位者16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輕工與食品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該學科點設有國家糧食局“糧油資源綜合開發(f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農產品加工與轉化”重點實驗室,湖北省“中小企業(yè)共性技術研究中心”,以及糧食工程、油脂與植物蛋白工程、食品工程、儲藏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5個專業(yè)實驗室。實驗室面積近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2600余萬元。
本學科整體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在本地區(qū)同學科中處于先進行列。主要研究糧油、果蔬、水產等食品的理化性質、食用品質、加工特性以及現代儲藏技術。食品科學下設食品生物技術、天然活性物質科學、食品加工新技術、食品資源開發(fā)、食品營養(yǎng)與功能因子5個研究方向;糧食、油脂及蛋白質工程下設谷物科學與工程、油脂化學與工程、植物蛋白工程、微生物油脂、生物質新能源、新材料研究5個研究方向;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下設.糧油儲藏與害蟲防治、果蔬深加工機理與技術、果蔬保鮮機理與技術、肉禽深加工機理與技術、農產品加工質量與安全控制5個研究方向;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下設淡水魚深加工研究、淡水魚儲藏技術研究、水產食品工程技術、水產活性物質研究、殼聚糖與甲殼素研究5個研究方向。
近三年來,本學科點共出版學術專著7部、教材5部,發(fā)表學術論文292篇,其中有16篇被SCI、EI收錄;獲得省部級獎勵11項、國家發(fā)明專利5項、其它獎勵6項、省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1項,轉讓和被采用的科研成果19項,直接經濟效益達15000萬元,為我國食品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該學科共承擔國家級、?。ú浚┘夗椖?4項、企事業(yè)單位委托項目36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科研經費充足,在研經費達1300余萬元。
聯系部門: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聯系人:王勤
電話(傳真):027-83924790
八、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學科簡介
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學科是湖北省重點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設崗學科。
本學科教師中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15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具有碩士學位;擁有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
本學科教學科研條件優(yōu)越,大型儀器設備齊全,實驗室面積5000余平方米,各類儀器設備總值近千萬元?,F設有湖北省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2個省級科研平臺;武漢工業(yè)學院——湖南唐人神集團水產動物營養(yǎng)研究中心等1個校企合作實驗室;校內動物(含豬、雞、反芻動物、水產動物)代謝實驗中心1個,校外教學科研基地20余個,動物試驗條件良好,能夠很好地滿足研究生培養(yǎng)的需要。
本學科現有營養(yǎng)代謝及調控、新型飼料添加劑研究、飼料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飼料加工新技術新工藝等4個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對象為豬、禽、反芻動物、水產動物。目前承擔了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級縱向課題20余項及各類橫向課題10余項,現有各類科研經費500余萬元。近三年來,有5項成果通過鑒定達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3項,獲得發(fā)明專利3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編著5部。
聯系部門:飼料科學系
聯系人:房桂兵
聯系電話:027-83956175
九、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學科簡介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學科是湖北省重點學科。目前本學科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11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具有碩士學位;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實驗室面積近4000平方米,實驗設備價值400多萬元。
本學科研究方向涉及藥學研究的多個領域,包括:(1)天然藥物資源開發(fā),研究內容有:天然藥物資源活性成份的分離、提取、鑒定及改性;中藥的現代化改進和新劑型的研究;(2)藥物設計與合成,研究內容有:藥物成份的結構分析及化學工藝設計與合成;活性物質的化學修飾;(3)藥物的微生物轉化和提取,研究內容有:微生物的菌種選育、生產工藝的優(yōu)化;活性物質的分離提取;酶法轉化活性物質的研究;(4)微生物與生化藥物,研究內容有:基因工程藥物的研究與開發(fā),微生物藥用基因的克隆與表達。
本學科科研實力較強,近年來,承擔省級基金、科技攻關項目和橫向課題等科研項目46項,每年科研經費近100萬元,獲得省級科技獎勵5次,發(fā)表SCI文章28篇,出版編著3部,科研成果轉讓4項,實現經濟效益近1500萬元。
聯系部門:生物與制藥工程系
聯系人:劉建芳
聯系電話:027-83956793
十、企業(yè)管理學科簡介
我校企業(yè)管理學科是湖北省重點學科,現設有財務管理與金融、創(chuàng)新與戰(zhàn)略管理、物流規(guī)劃與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五個研究方向;現有教授14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名,有穩(wěn)定、明確的研究方向?,F有湖北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一個,管理實驗室四個,實驗室面積54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200余萬元;中外藏書11萬冊、中外期刊300多種。
近幾年,本學科完成各類科研項目40余項,共有10余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其中1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武漢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省級教學研究三等獎,申請專利6項;發(fā)表學術論文315篇,其中被ISTP、EI檢索多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0部。目前主要在研項目23項;在研經費100多萬元。
聯系部門:經濟與管理學院
聯系人:陳云飛
聯系電話:027-83912729
十一、電氣信息工程系
電氣信息工程系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博士5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2人,碩士生導師5人。實驗室面積4435平方米,儀器設備1781多臺(件),總值830多萬元(單價800元以上),系資料室藏書2646冊。
本學科點在糧情微弱信號檢測、傳輸與智能控制,糧食計算機自動檢測與識別技術,食品加工集散控制系統(tǒng)三個方向上已形成自身的學科特色優(yōu)勢。近三年來,承擔湖北省重大科研項目1項,?。ú浚┘壙蒲许椖?1項,橫向項目10多項,科研經費200多萬元,發(fā)表論文180余篇,有幾十篇論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
聯系部門:電氣信息工程系
聯系人:汪芳
聯系電話:027-85504756
十二、數理科學系
本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水平較高、創(chuàng)新意識強的師資隊伍?,F有教授5名、副教授21名,博士7名。有數理大樓1棟,其中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方米(專業(yè)實驗室1000多平方米),實驗室固定資產600多萬。主要從事運籌學、控制理論與工程、模糊理論、信號與圖像處理以及電子技術等方向研究,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面向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本學科現有:模糊數學與模糊控制、信號與圖像處理、運籌學與控制論、光電子技術與應用四個主要研究方向。
近幾年來,該學科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46篇,其中被SCI、EI、ISTP索引52 篇、省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1項、轉讓和被采用成果3項。目前,該學科共承擔(或與兄弟院校合作承擔)國家級、?。ú浚┘夗椖抗?1項,科研經費110萬元以上。
聯系部門:數理科學系
聯系人:郭平
聯系電話:027-85504715
十三、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
計算機學科具有一支學術水平較高、結構合理的學科隊伍,現有4名教授,11名副教授,主要從事圖像識別及智能檢測、計算機網絡及應用、數據庫與信息系統(tǒng)等方向的研究。自2003年以來,承擔、完成科研項目50余項,其中獲得省部級獎1項,發(fā)表論文近200篇。目前承擔國家、省部級等各種科研項目15項,總經費約130多萬元。
圖像識別技術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復雜課題。一方面,涉及的應用領域極其廣大,市場前景誘人;另一方面,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上還存在很多急待解決的問題。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一是綜合運用現有理論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化產品;二是進一步探索新理論、新方法,更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計算機網絡及應用主要從事分布式網絡協(xié)議設計與分析、入侵檢測、數據加密、認證網關、語義網等前沿學科的研究。先后承擔多項?;痦椖亢褪】萍紡d項目。本方向研究的目標是力爭在分布式入侵檢測及分布式防火墻系統(tǒng)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設計出網絡平臺上身份認證中間件,為公鑰基礎設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的建設打好基礎,同時開展基于語義網(Semantic Web)模式的相關領域本體與元數據體系的研究。
聯系部門: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
聯系人:李鳴
聯系電話:027-85504742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