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艷,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輔導員,中國扶貧接力計劃青年志愿者。近年來,她多次毅然西行,來到貧困的百色山區(qū)扶貧支教,用音符點燃了壯鄉(xiāng)孩子們對音樂的渴望。
八年收到山區(qū)2000封信
2001年,當我還是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大二學生時,就與廣西百色結(jié)下不解之緣。一次在宿舍樓下看到在百色支教校友發(fā)出的幫困助學倡議,我捐贈了愛心物品并在衣物中放了一封信。在信中,我誠摯地表達自己想資助一名貧困生。一段時間后,我驚喜地收到校友的回信,信中還向我推薦資助一名壯族女孩。
從那以后,一個又一個素未謀面的貧困生走入我的世界。至今,我已用自己積累下來的工資、獎金、兼職酬勞以及五次獻血的補助共13萬多元資助了38個學生。
與孩子們的書信交往中,我和孩子們的心越走越近,孩子們也把我當作了親人。剛開始他們稱呼我“尊敬的孫老師”,后來是“孫雅艷姐姐”,現(xiàn)在都親切地叫“艷姐”。孩子們獲得成績或遇到痛苦,總會第一時間告訴我。我覺得自己只付出了一點點,但山區(qū)的孩子卻把這當作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一個孩子在回信中寫道:“雖然我生長在貧困中,但我感到我是最幸福的人,因為我擁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愛。”
還有一些沒有獲得我資助的孩子也常常給我寫信。有時,我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但他們把愛寄托在我身上,我必須把這份愛承擔起來。
質(zhì)樸的文字和一顆顆對我信任的心鼓勵著我繼續(xù)前行。珍藏著這2000多封信,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四年來,六進百色山區(qū)
2004年暑假,在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留校當輔導員的我,帶領13名大學生第一次踏上百色這片紅色土地,開展“音符串起希望”三下鄉(xiāng)活動。
第一場演出在田陽縣雷圩初中。操場上站滿了衣服破舊卻非常歡迎我們到來的孩子。幾個學生擠過人群,急切地詢問:“誰是艷姐?誰是艷姐?”相認后,一個受我資助多年的孩子很高興地撲倒在我懷里,摟著我,忽然放聲大哭起來。演出后,孩子們一個個沖到臺上,把用山花編成的花環(huán)戴到我的頭上、脖子上。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以后,每年暑假我都會帶著學生來到廣西百色演出。
2007年暑假離開百色時,正好遇到“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招募志愿者?;氐缴虾#k理了停薪留職、研究生休學手續(xù),那年8月我第六次踏上南下百色的列車。
來到百色,我申請到最偏遠的田陽縣玉鳳鎮(zhèn)坤平中學做藝術(shù)老師。第一堂音樂課上,孩子們竟把音階“1234567”讀成數(shù)字“1234567”!經(jīng)過不懈努力,孩子們終于能把歌聲唱整齊了,于是我就著手籌建校園合唱團。
2007年12月28日,坤平初中舉行元旦文藝晚會,所有的學生、家長和村民都早早地到操場來觀看演出??粗_上一個個臉泛紅暈的孩子,聽著天籟般的童音在山谷中回蕩,我流淚了。那一刻,我想這應該是一生中最值得做的事。
一學期,家訪二百學生
支教志愿者幾乎都有家訪經(jīng)歷。由于課程比較緊,我只能周末進行家訪?,F(xiàn)在,我已走遍玉鳳鎮(zhèn)的10個村子30多個屯,家訪學生200多名,下一步打算把家訪擴大到其他鄉(xiāng)鎮(zhèn)。
有些地方不通車,必須步行兩三個小時的山路;有時家訪回來,天已全黑,還要趟過溪流,摸黑走夜路。
在家訪過程中,我會把學生的基本狀況記在本子上,然后整理成冊,通過電視、博客、社會組織等方式尋找資助人??吹轿覀兊南?,很多熱心人寄來大量物資,有的表示希望資助孩子。
這次的支教期很短,但以后我還會盡力去做。在扶貧接力的這條路上,我要不斷地走下去,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我被山里的孩子召喚著……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