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國際合作辦學如今正在京城各家民辦高校中逐漸升溫,在為更多的求學者提供國際交流的同時也加快了京城民辦高校國際化建設的步伐。就北京的民辦大學而言,中外合作辦學成為民辦高校國際化定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主要以“2+2”或“3+1”甚至“1+3”的方式進行課程或學分互認。也就是讓學生在國內讀2年或3年,然后出國讀2年或1年,學生拿到中外兩所學校的畢業(yè)證或學位。目前大部分民辦高校的國際合作辦學也采取的是這種方式。
●借國際化之路提升綜合實力
記者從相關學校了解到,民辦大學開辦這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主要是為了引進國外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特色的課程和教育方式,為國內教育服務。北京培黎職業(yè)學院常務副院長余臨介紹,國際化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國內高等教育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這種差距對民辦大學而言就更大了。所以民辦高校有必要通過國際合作辦學這種形式提高自身水平,也就是借外勢拉動內勢。
另一個原因,余臨認為國外的高校也在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學生成為它們的國際學生。國外的一些高校如果沒有大量的國際學生,連經營都困難。所以國外的學校也愿意多吸引國際學生來讀書。當然國外的學校對學生的基本素質也是有要求的,例如與培黎學校合作的英國格林威志大學,就要求學生的雅思成績達到一定水平。
北京吉利大學的副教務長吳建強強調,對外合作辦學要以自己學院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較好地利用國外的優(yōu)質資源,結合我國自身特點培養(yǎng)人才,選擇在國際上比較有影響的知名學校,廣泛建立友好的校際合作關系,并在選擇合作課程上重點考慮和本校專業(yè)相似的學院,提高辦學水平,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以促進本校的綜合實力。
北京城市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林告訴記者,開設這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對學生有實質的提升和幫助。在當今的就業(yè)形勢下,用人單位最關心的是“學力”而非“學歷”,讓學生學到真正實用的能力才是最關鍵的。
●靈活性強成為民辦高校的主要特色
對比公辦大學,民辦高校的國際合作辦學并不完全相同。各民辦高校負責人表示,靈活性強是民辦高校國際合作辦學最大的特點。北京吉利大學的副教務長吳建強說,對于公辦大學的中外合作學院,合作辦學對學生來說就像是上了雙保險,同時公辦大學的財力比較雄厚,可以調整校內資源支持中外合作學院;而對于民辦的中外合作學院也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它的辦學方式比較靈活,在開設專業(yè)方面有較大的自主選擇性,受到的限制相對較少。
劉林表示,就北京城市學院來說,為學生提供了五種方式可供選擇:一、跟美國合作院校開展旅游管理、英語等專業(yè)的教學合作,由美方學校提供老師來校授課,給學生提供正規(guī)化的美語培訓。二、開展國際實習,如學校同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簽訂實習合同,酒店管理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可到法國和意大利實習,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可到德國的相關產業(yè)實習。三、派學生到國際上接受正規(guī)的語言培訓,如學校開設的到西班牙學習的項目,學費較低,每學期僅500歐元,為學生提供較大便利。四、派遣學生到海外續(xù)本、考研和工作。北京城市學院已有多名學生在古巴的中國企業(yè)工作。五、開展國際合作發(fā)展研究,進行較深刻和系統(tǒng)的社會科學研究,這樣為學生提供了多種便捷渠道,讓學生有較大的選擇余地。
●師資、經費不足制約發(fā)展規(guī)模
民辦大學在開設這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吳建強告訴記者,在合作辦學的開展過程中師資不足是較大問題,國際合作辦學對老師的要求更高,授課老師不但要承擔本學科課程的教學計劃,還要求用全英文教授本課程,這對一般的老師來說難度較大。對這個問題,吉利大學重點在海歸和留學生方面挖掘優(yōu)秀教師,另外還在人事管理方面采取政策傾斜的方式,在北京知名高校招聘兼職教師。
北京城市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林在結合當前實際的基礎上提出,費用問題也是當前中外合作院校面臨的問題,優(yōu)質的教育要付出優(yōu)越的成本,北京城市學院目前就如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使學生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這一問題上,正在做進一步的研究。
●全方面國際化成為發(fā)展方向
對于中外合作辦學的發(fā)展,民辦大學更抱有現(xiàn)實的希望。吳建強介紹,吉利大學正在籌劃與國外高校建立“3+0”模式的合作辦學,也就是完全引進國外高校的優(yōu)質課程,學生真正做到不出國門學到國外的高校的課程。從深層次講,國際化不只是指國際合作辦學,而應該是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的國際化。首先,意識國際化。這是指要有國際化觀念,老師應了解本專業(yè)在國際上的最新動向,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對教職工和學生的國際化教育。其次,改善學校國際化合作環(huán)境。要加強校園文化的國際化建設,逐步營造國際化的氛圍,促進國際文化和校內文化的完美融合。
余臨表示,民辦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合作辦學將越來越深入,不僅有國際學生的交流,還應該有更多的教師、科研方法的交流。真正意義的合作辦學應該是不出國門就學到國外優(yōu)質的課程,拿到國外院校的相應證書。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也會更主動,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專家提示,家長和學生在選擇此類中外合作學院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吳建強認為,最主要的是家長要考慮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要出國留學。出國學習的成本相對國內學校來說較高,而且,并不是每個人出國都能約束自己,國外的教學方式主要依靠學生的自制能力,如果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則不建議家長送孩子出國。城市學院的劉副院長則提示,出國留學一定要慎選國外學校。劉副院長提醒家長,“要冷靜意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洋文憑都值錢?!庇行﹪鴥葘W校的國外合作學院,在國外當?shù)鼐褪敲灰娊泜鞯娜鲗W校,卻在我國被吹噓成一流名校,這就要求家長和學生一定要具備鑒別能力。劉副院長建議家長和學生,一定要到如教育部涉外教育監(jiān)管網等正規(guī)網站查詢留學信息。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