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七部委聯(lián)合發(fā)文,公布2009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名單,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姚軍教授、劉永紅教授榜上有名。
姚軍,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油氣田開發(fā)工程領域的教學與科研。近年來,先后承擔“973”課題1項、“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5項、油氣重大專項2項、三大石油公司資助項目10余項;近五年來,到位科研經費2100多萬元,鑒定6項科研成果,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3套自主知識產權軟件,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出版專著2部,發(fā)表論文110余篇,被三大檢索系統(tǒng)收錄30余篇。在復雜油氣藏試井解釋理論與方法、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流動機理和模擬、孔隙級微觀滲流理論等領域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其成果在10多個油田推廣應用,取得1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
劉永紅,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機械工程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作為課題負責人和骨干研究人員先后承擔“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課題7項;在非導電難加工材料電火花加工、微細復合型腔割縫篩管等離子加工和曲線孔電火花加工等技術與理論的研究方面取得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其中有3項成果通過省部級驗收,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獲省部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申請發(fā)明專利15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07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30余篇。
百千萬人才工程是一項中青年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其培養(yǎng)目標是根據(jù)國家科技發(fā)展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造就一批不同層次的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該工程自1995年開始建立實施,每2年選拔一次,迄今共遴選出7批國家級人選4113名。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