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確估分的基本方法。正確估計自己的高考分數(shù)十分重要,因為它是考生填報志愿的最主要依據。高考一結束,考生就應及時將自己的解答、得分利用參考答案進行自我評分。如何估算分較為準確?一般認為:首先拿到答案后先回憶一下自己的答卷充分調動記憶,盡量避免產生誤差。同時,對不同科目,采用不同方法估分。語文,抓住標準答案的核心思想,對照自己答案的核心,越靠近則得分越高。作文只要沒跑題,參照平日考試的得分,一般不會相差太遠。英語,考題基本上是客觀題,估分相對容易,按照標準答案一對照就可以出來,難點僅存在于作文部分。平時成績較好的考生作文扣10分以內,成績一般的考生扣10分以上。一般情況下,模擬考與高考的時間、題量、題型都差不多,因此建議考生參照模擬考作文得分估分。如果特別緊張發(fā)揮失常,或者超水平發(fā)揮,則另外分析估分。數(shù)學,嚴格遵循“按步賦分”的原則,所以考生應該在計算題中準確估算步驟分。計算題中不能僅僅看答案是否正確,有時候雖然答案對了但步驟錯了,判卷老師不給分。而有的時候雖然最后答案沒有算正確,但是所有步驟都對了,計分會一直到最后正確的步驟,僅僅扣答案那一步的分。理科綜合中,物理、化學都與數(shù)學一樣,閱卷更加注重答案是怎樣來的,根據是什么。所以,考生應該準確確認自己的答題中,步驟是否與標準答案一樣或基本一樣,按步驟給分,而不是按答案給分?;瘜W關注細節(jié),化學有個特點,分子式非常復雜難記,也很容易一不小心寫錯,估分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分子式寫錯一點都是會扣分的,雖然答案正確。文科因為主觀題量較多,因而比較難估。要遵循語文主觀題的估分原則,把“踩點”與“踩意”相結合,分析標準答案的核心意思,對比自己的答案,核心意思相同、相近則給多分,不全則給少分,偏離或者沒有則不給分。
2、在估分時出現(xiàn)特殊情況的方法與技巧及注意事項。
(1)、記不清答案時再做一遍。若考生記不清答案,可沿著考場上的解題思路重新試做一遍,并注意列出主要步驟,使得自己對主觀題的每一個得分點都能較準確地把握。一般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對一道題的反應和解題思路是基本一致的。
(2)、自己答案與標準答案存在出入時找任課老師幫助評價。在具體評分時,自己的答案與評分標準完全吻合或十分吻合的,可以估計滿分或扣少量分。如果出現(xiàn)自己的答案與評分標準有一定差異的,應該和任課老師溝通,征求老師意見,確定最高得分值和最低得分值,最終估分取其平均值。
(3)、有必要參考考前三次模擬考試和平時學習成績。在估分時,考生切記不要受他人影響,要以自己的答案來進行估分,并且一定要參考高考前三次模擬考試時自己的分數(shù)和平時學習成績。
(4).不能僅看答題結果。理科綜合要根據每個步驟估分。對理科考卷來說,步驟、程序與答案同等重要。答案對了,可是步驟不完整也是要適當扣分的,所以給自己估分一定要分步驟給分。
(5)在估分中還有一個普遍現(xiàn)象,也需要把握,那就是一般而言,平時成績好的考生,在估分時反而容易估低;而平時成績一般,甚至不太好的學生卻往往將分數(shù)估計得過高。這是因為學習好的考生對自己答題中出現(xiàn)的錯誤比較敏感,考后他們往往能較快地發(fā)現(xiàn)并意識到自己在試卷中出的錯,在估分時容易過于“保守”。相反,一些平時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考后自我感覺不錯,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考試成績評價過高,估分時滿打滿算,缺少余地。
3、一般應估三次分。對于估分,有些考生僅估一次就算完事了,這是不可取的。筆者建議大家至少要估3次分;第一次是按正常估分、松緊適當、寬嚴適宜;第二次是按從松估分,即稍微松一點,將可得可不得的“模棱兩可分”均估算在內;第三次是按從緊估分,即稍微緊一點,將可得可不得的“模棱兩可分”均不估算在內。對于相當數(shù)量的考生來說,僅作簡單處理、計算出3次的算術平均分即可;但對于還有些考生來說,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加以選擇使用。需要先告之的是,從松估分與從緊估分對于選擇專業(yè)是非常有用的。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