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三区_国产小伙嫖妓二十六在线_免费αv在线看_99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style id="hcfpy"></style><object id="hcfpy"></object>

  1. <ruby id="hcfpy"></ruby><pre id="hcfpy"></pre>
      
      

      <dfn id="hcfpy"><var id="hcfpy"></var></dfn>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高校 > 名人訪談

      高考專家張藝執(zhí)談2009年志愿填報

      高考資訊網更新時間:2009-02-12文章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作者:未知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民網視頻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北京天利考試信息網特聘高考志愿填報專家,《2009高考志愿填報圣經》的作者張藝執(zhí)老師做客人民網教育頻道,為廣大考生講解高考志愿填報的方法和技巧。張老師您好。

        張藝執(zhí):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元宵節(jié)已經過去了,對于很多高三學生來說,最后一個學期開始了,他們即將面對的就是6月份的高考,高考對于每個人的人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高考之前他們將要面對一個非常關鍵的選擇就是高考志愿的填報。我們知道為了讓更多考生掌握填報志愿的規(guī)律和技巧,提高錄取的命中率,張老師曾經總結出了高考志愿填報十要十不要,今天我拿到手上的第一要和不要,就是重視抓早,不要輕視和趕晚,請張老師解釋一下這個話怎么理解?

        張藝執(zhí):高考志愿填報這個問題上,廣大的考生和家長都是非常重視的,但是往往有的時候產生了一些誤區(qū),為什么這樣講呢?在介紹這個之前,我想先講一講我們國家目前高考志愿填報的三種方式:

        第一,考前猜分填報。這有兩個地方,就是北京市和上海市,就是考前猜分填報。第二,考后估分填報。這樣的地方有八九個省市區(qū)。絕大多數(shù)都是考后據分填報,也就是根據分數(shù)填報的,這樣的有21個省市區(qū)。目前來看是這樣區(qū)分的??己蠊婪痔顖蠛涂己髶痔顖?,這樣占了全國絕大多數(shù)。他們填報志愿的時候,往往就采取咨詢的方式,也就是填報志愿前三到五天就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的咨詢活動。這樣的一種情況就給了考生和家長一種錯覺,就以為趕緊參加咨詢會,然后就填報志愿,僅僅高考志愿填報就這么幾天的事情。其實這就是一種形式上給了考生和家長形成的一種誤區(qū)。

        為什么要重視、要抓早呢?我以本科為例。本科考生應該填一本、二本、三本,這是至少的。每一批次一般來說至少要考慮五所院校,這個加起來就是15所院校。這15所院校怎么對待呢?根據我們現(xiàn)在的情況,高校的合并、更名,這個現(xiàn)象是非常普遍、非常多的??忌图议L要把這十幾所學校的前世今身都了解清楚,這就不一定是幾天的事情,有的學校披露信息比較好,它的各種情況都介紹的很清楚,有一些學校并沒有很詳細地介紹,所以你要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和尋找,所以這不一定是幾天的事情。然后你把這十幾所學校的招生章程讀懂、讀透,弄清楚,達到能夠報的水平,也不是幾天的事情。這里面也就有點復雜,下面再展開來講關于招生章程的事情。

        為什么說讀懂、弄通也不是幾天的事情?一個是有一些專業(yè)術語、行話寫在上面,考生家長不一定懂,要盡早去咨詢。還有的就是有些學校的信息不是很完全,有的省略掉了,你也不是很了解,有的高校本身在招生章程當中也是不太規(guī)范的,這也需要你去了解清楚,所以這也不是幾天的事情。再加上你要填報高考志愿,起碼就要選擇學校,你選擇學校的時候要知道你的分數(shù)和學校的錄取分數(shù)大概是多少,所以用我的話來說就是預測校線,所以你要把這十幾所校線預測準確,這也不是幾天的事情。所以,頭腦里面有高考志愿填報幾天就能搞定的家長和考生一定要從現(xiàn)在開始重視起來,這絕不是幾天的事情。最好就從現(xiàn)在開始搜集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學校方面的信息。只有從現(xiàn)在開始做起,開始抓高考志愿填報的工作,這樣的話逐漸逐漸地由淺入深,通過這些方面真正地掌握高考志愿填報的一些關鍵的、核心的技巧。這樣的話,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當中就能夠做到填得好、報得巧。
        主持人:對于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確實有這樣的一個誤區(qū),覺得先把考試考好,志愿都是后一步的事情,等你分數(shù)出來了,我們很快地三五天把這個事情做一個選擇,這確實是一個誤區(qū),這也讓我想起我自己以前高考那段時間,確實有很多家長有這樣想當然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在考生在高考志愿的選擇上有時候和家長有一些矛盾,比如考生想考這樣的學校,但是家長覺得要考那樣的學校,您這里有分清主次、不要包辦代替,您是如何理解這句話?

        張藝執(zhí):我提出來這個有以下幾個層次的考慮:第一,現(xiàn)在的考生一般都是十七八歲、二十歲左右,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正在逐步的形成,他們對社會、尤其是自己高考上什么學,有自己一定的認識。第二,我們高考志愿填報成功了,去干什么呢?是去上大學。上大學是去做什么事?是去讀書。這個書由誰來讀?肯定是考生、學生來讀,不是家長去讀,這個一定要分清楚。所以高考志愿填報這個事情上,肯定是以考生為主,家長只是起輔助作用。說實話,我們國家現(xiàn)在有20幾個省市區(qū)都是考后據分填報,考后有20天左右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就是家長完成搜集信息工作,最后考生參與進來,家長不決策都可以。至于考前工作特別緊張,家長占的成份多一些。但是在這里面,即便是這樣,也一定要分清楚主次,因為家長不能去包辦代替。如果你為他的擇固然家長的社會閱歷、社會經驗都很豐富,對他有幫助,即便是家長認為是很正確的,經過實踐檢驗也是正確的,但是,你的孩子不認可,他在讀這幾年書當中,可以想像,是很難受的。這幾年當中,他都帶有一種情緒,不太愿意,是不是不利于他學好?所以,一定要分清主次。

        第三,有一首歌里面唱,“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溫室里的花朵是成長不起來的,必須要經風雨、見世面,所以家長要考慮周全,孩子不接受,所以你就讓他自己去闖一闖,他經過了挫折,經過了失敗以后,可能會對他的人生更完美。

        通過這么幾個方面,我認為在志愿填報當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家長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最起碼他不是十分贊同,也能夠基本贊同。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夠選一些學校,選一些專業(yè)。不然的話,我覺得是不太合適的。尤其是現(xiàn)在的考生,什么事情都是家長安排,所以他也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往往你給他安排得越好,他往往還不覺得好。就像我們平常所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一樣的,他不感覺到這一點,他不領家長的情。你給他領下去反而不好,所以不如順其自然,他遇到挫折以后,以后懂得了,可能會更好。所以這就是我說的分清主次、不要包辦代替。
        主持人:每個人從心理上來說都有一個選擇的本能。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討厭別人幫自己做選擇,這也是很多孩子逆反心理的一個根源。同時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有一些高三的學生,面臨高考的時候,他是沒有想法,不知道自己要報什么學校,總是靠感覺,我看您這第三條是說“要有理有據,不要憑想當然”。我想這個能不能和大家解釋一下?

        張藝執(zhí):高考志愿填報,作為考生和家長來說,他們之所以要報哪一些學校,選哪一些專業(yè),從他們的角度來講基本說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有一些依據。至于說這個道理是否正確,而且依據是否充分,這就需要打問號了。尤其是有少數(shù)人,他甚至就憑想當然,很典型、很突出的就是望文生義。一聽這個學校的名字感覺就好,這個專業(yè)很時髦、很前衛(wèi),就報了。有少數(shù)是這樣的。這是高考填報志愿的大忌,千萬不能這樣做。

        高考志愿填報最基本的就是要落實到選學校和選專業(yè)。首先,我們對于學校來說,就一定要了解學校的前世今身。前面我也講過。你對學校的情況都不了解,僅僅聽了一個名稱就去報,其實這樣的人大有人在。為什么我這么說呢?現(xiàn)在目前高校合并、更名,尤其是更名的,非常之多,非常之普遍。而且,學校更名以后效果就立馬顯現(xiàn)出來了。以前不更名的時候,很有可能報考的人數(shù)很少,甚至連計劃都很難招滿。更名以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所以這也就是說很多高校都愿意把“鋼鐵”、“冶金”、“地質”、“紡織”這樣的名稱都改為“科技”、“工業(yè)”的什么什么大學和學院。雖然說他們高校的合并、更名不一定完全都是為了招生,但是,可以說其中很主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招生。這個原因是多種的,但是為了招生、提高招生的生源和質量,這一方面無疑是其中一個主要的方面。

        高校之所以這樣做,這實際上從側面也給我們考生和家長一個提示,我們就一定要對這個高校的前世今身了解清楚。再加上目前現(xiàn)在有一些學校也不是太規(guī)范,它在自己的宣傳、介紹當中,對自己歷史發(fā)展、辦學沿革這方面介紹得不是很清楚,這樣考生家長去了解,也還是有一些困難,所以要抓早一點,把這些方面多了解一下。這是一個方面。

        除了我們要知道這個以外,我們還要從學校的內涵上去認識高校,不能僅僅了解了學校的前世今身就行了,還要從學校的內涵上認識這個高校。怎么認識呢?我認為,要從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發(fā)展,以及它的師資力量、硬件設施,還有每年招生錄取的情況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就業(yè)情況等等許多方面來了解高校。甚至如果想詳細一點,還包括你到學校以后生活設施的一些情況,比如說,怎么吃住,像衣食住行這些方面,從所有的方面去了解這一所高校,最后進行一個綜合評價。

        通常我們說大學并不是有個大樓就稱之為大學,還是因為有了大師。所以,師資的力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通過內涵去了解高校,在這些方面要是做到了以后,對這一個學校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但是僅僅有了這些還不夠,還要從學校的類別上去了解。什么是類別呢?就是原來我們國家是計劃經濟,那個時候我們的大學是為部門辦學,都是由部門來管轄,這樣的話,我們國家就把大學分為許多類,比如綜合類、理工類、農民類、地礦類、財經類、語言類等等很多類別。當然現(xiàn)在市場經濟以后,許多的學校,尤其是985的高校和211高校,他們都傾向于向綜合性方面發(fā)展,不管是以前的某一門類的學?;蛘呤抢砉ゎ惖泥l(xiāng)鎮(zhèn)學校,有的都成為了綜合類的學校,有的起碼也成為了多科類的學校。但是即便這些學校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但是它的特色基本上都留下了。比如理工類的學校,雖然它現(xiàn)在成了一個綜合的學校,門類很多了,但是,基本上它的特色還是保留在理工類,比如有的財經類的學校,雖然說它開設了很多的課程,但是基本上它的強勢學科基本上是在財經類。

        如果我們從這些類別上去了解,就很容易幫助我們考慮了。我喜歡哪一個門類的學校,這個學校主打的就是這個方面,對于我們填報高考志愿來說就很有利了。這是一個方面。

        除此以外,還需要從學科門類上進一步劃分。我們國家目前從大學來講,本科的劃分門類就是11個學科門類,但是我們高考志愿填報,往往分為理工類和文史類,填報志愿這樣一分,理工有的包括理工農醫(yī),有的兼報,考生和家長覺得是一起的,也不分這個學校特色在理科方面強一些,有的在工科方面強勢一些,他們也不區(qū)分了,就胡子、眉毛一把抓,這個也不太好。比如有些狀元是文科狀元,卻考到了清華去了。有一些理科的狀元考到了北大去了。當然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般來說,清華的工科無疑在全國是最好的,這是沒有比的。北大的文史方面強一些。

        我舉的是非常極端的例子,總而概之,很多學校都有這樣的情況。上海的交大、復旦,天津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武漢的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等。所以我們的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進一步劃分。你是傾向于理學這個門類,你最好就選擇理學特色比較濃的,有優(yōu)勢的學校,不要局限在名次上面,這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但是,太拘泥于這個就沒有很多實際意義了?,F(xiàn)在我們全國誰是第一呢?不好說。到底是北大還是清華?這個沒有定論。有的排行榜這樣說,有的排行榜那樣說,沒有一個權威的國家政府機關和部門來定這個事情。再加上,即便就是有了,你去學理學或者工學,這個區(qū)分開來,你要把這個掌握了,對我們填報是不是更好、更有利一些?所以我們在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這么幾個方面,這樣的話對于我們高考志愿填報就比較好一些。
        主持人:謝謝張老師。這也讓我自己想到很多。包括我自己所經歷的朋友,確實也有很多這樣的現(xiàn)象。覺得這個學校名字好,綜合排名靠前,我就選這個。剛剛張老師說的這些概括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考慮一個學校的綜合性價比和它綜合的軟硬件設施,其次還要和它對口。我們不能學一個專業(yè),去找這個專業(yè)是弱勢,學校是強勢的學校。這兩方面我們要有理、有據,相對準確性會高一些。我們知道很多學生在這方面的考慮缺失,他的大學可能過的不快樂,或者總覺得比較別扭、不合適。更多的是他有非常好的成績,能考很高的分數(shù),絕對最后還是落馬了,關鍵的原因就是他選報的學校太好了。比如我非北大不考、非清華不考,除了這兩個學校,其他學校不考,我寧可再復讀一年、兩年,我也要考清華、北大。所以我就看到有一條是“要量體裁衣,不要盲目攀高”,這種學生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請張老師介紹一下。

        張藝執(zhí):現(xiàn)在逐漸在改革高考制度,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是以考分為主導的。要知道六大要素,但是畢竟高考考分還是最主要的,它占了主導的因素,在目前來說。你選報大學,就必須要把自己的考分和這個學校的錄取分數(shù)相吻合,這樣才行。你就不能有了一種想法,尤其是像剛才主持人所講的,非北大、清華不上。其實往往落榜的就是這些考生。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地方的狀元,或者是前幾名,當然可以這樣。但是除此以外的其他的一些考生,一定要多考慮一些,不能夠完完全全像你這樣的來考慮,那就不太合適。

        我講的量體裁衣,主要要請考生在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把握兩個競爭實力:第一,就是考生的自身競爭實力;這個競爭實力實際上是由六大要素組成的:1、平時的學習情況;2、高考的考分情況;3、思想品德情況;4、身體健康狀況;5、家庭經濟情況;6、其他個人的情況。你個人的哪一個要素出現(xiàn)了缺陷,不太足,這樣就影響到你的整體競爭實力,這是一個。

        第二,學校的競爭實力。因為我們現(xiàn)在填報學校,各個學校之所以要排名,之所以產生誤區(qū),分數(shù)有高低。這就形成了學校的競爭實力。我講的學校競爭實力當中,并不僅僅就是學校的綜合排名這一個形成。當然,是以這個綜合排名為基礎的,但是最終落實到學校最后的錄取分數(shù)上。若干年的錄取分數(shù)很重要,這就反映出學校在高考志愿填報當中,你報考學校的實力。

        這兩個實力一定要吻合,不吻合是不行的。只有吻合了,你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就不會落空,你才能夠比較有把握地報上。不然的話,可能你想的很好,但是實際上往往達不到學校的頭檔線,甚至有時候你達到了頭檔線,但是你其他條件不具備,結果被退檔。比如學校對身體健康狀況有要求,可是你的身體健康狀況不符合學校的要求,即便給你投了檔,就會給你退檔,所以這樣就非??上?。所以,請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量體裁衣一定要做到,不要自視清高,這都是不太合適的。
        主持人:我們也可以理解很多學生有這樣的抱負或者有這樣的理想,但是在現(xiàn)實面前,我們還是要客觀看待問題。您下面這一條可能就是解決方式“要分批填報,不要孤注一擲”,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很客觀的態(tài)度。

        張藝執(zhí):為什么提出分批填報呢?這實際上和我們國家錄取的情況、錄取的制度辦法是相關聯(lián)的。因為高考志愿填報、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是有時間性的,而且學校很多、人數(shù)也很多,所以為了招生工作能夠有序地、高效率地進行,這樣的話,他們就把學校分成了若干批,比如一批、二批、三批,還有??频囊恍┡?。把學校分為哪些批次,哪一個時刻就哪一個批次進行記錄。這樣就有利于招生工作的開展、進行。其實這個對我們考生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好處。因為我們現(xiàn)在錄取率的體制,通常就是這樣,就是前面的批次錄了,如果你沒上去,沒有給你投檔,后面的批次不影響,如果你填報了志愿,還可以給你再投。除了提前批的分數(shù)有點不太相同以外,后面的第一批次的分數(shù)是最高的,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來講是高一些的。到了第二批次就低一些,到了第三批次就更低。從我們各個地方的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劃線情況都可以看出來。所以,我們考生就要利用我們這個錄取招生工作中非常有利的條件,切不可像剛才主持人說的有些考生就是以為自己的分高,我就是要非什么學校不報,往往就報了第一批,就報了哪一個學校,別的都不報。其實你的志向是可嘉的,但是我覺得要承認現(xiàn)實,你要做好兩手準備,我剛才說的兩個競爭實力,你夠,你能上去,當然非常好,我也祝賀你。但是如果你不夠怎么辦呢?因為高考志愿填報,涉及的條件、環(huán)節(jié)和因素都是非常多的,萬一哪一個條件、環(huán)節(jié)和因素起了變化,不是你可以預測到的。怎么辦呢?即便你認為我完全有十足的把握上第一批的學校,我仍然建議你第二批次的學校也要報,第三批次的學校也要報。實際上在這個填報當中,大家要掌握政策,從我們國家目前來看,絕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這樣的。就是你不報白不報,報了不白報。這些批次從上到下報下來,對你是有用的,如果上一批次你輪空了,檔案沒投出去,如果下一批次只要你符合了,是可以給你投檔的。

        去年還是前年,云南有四個高考生,最少的超過重點線20多分,有的超過了60多分,結果最后都被錄取到上海海師大學的??疲旧砭褪且粋€二本的學校,結果只是錄了???。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在這個方面沒有把握好。但是比較可喜的是,他最后報了??啤.斎恢劣谧詈竽沅浀搅藢?迫ド喜簧?,這還是考生自己的問題。你經過綜合分析、通盤考慮以后,你不去上了,你去復讀,那么你就不去。這是可以的。比如像600多分的,你沒去報它,結果全部都踏空了,你想去上學都沒有地方上了。從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絕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就是像我剛才說的,報了不白報,不報白不報。但是,有一些地方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情況出現(xiàn),就是為了限制考生報道的入學率、新生的流失率,做了一些限制,對于有限制的地方,比如說,你錄取了哪個學校,你不去,他就要把你記入誠信檔案,這種情況在今年年初還傳出來,教育部要做出這樣一個規(guī)定,結果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很多人員,都是發(fā)表了意見。最后教育部有關人士出來說沒有這個事情。也就是說,僅僅只是少數(shù)地方實行這個。當然我個人的意見,認為這樣做是不太可取的。尤其是把考生納入到誠信檔案,我覺得也不合適。雖然我們國家的制度優(yōu)越,但是國外那么多大學,考生的選擇都有自主權,現(xiàn)在提倡學校辦學自主權,但是考生的自主權相對來講顯得少了一點。好不容易克服了千難萬險選了幾個大學,結果錄了一個自己原來有權利不去的,現(xiàn)在又給他搞一個誠信檔案,說實話,經歷過報考志愿這樣一個情況的考生和家長來說,就感覺到填報志愿是非常難的。所以我也覺得,有關的地方和部門,確實也要從考生這個角度制定一些政策,我們現(xiàn)在提的口號,就是一切為了考生,有的甚至提出為了考生的一切。僅僅是為了地方的某些利益,限制這一個,我覺得就不太好。所以如果有這些規(guī)定的考生,就具體根據實際的情況來考慮。
        主持人:確實很多地方也在不斷地做調整,所以我們還是要因地制宜,根據現(xiàn)實情況,但總的規(guī)律就是按照剛才張老師所介紹的。

        張藝執(zhí):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這樣。

        主持人:如果沒有限制,我們分批報考,給自己多幾個選擇的機會,這樣是比較客觀的,為我們以后也留有一些余地。在您的“十要十不要”里第六條是“因人而宜,不要機械照搬”。這方面不是特別理解,能不能和大家解釋一下?

        張藝執(zhí):高考志愿填報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從表面來看,考生分數(shù)相同,進了這個學校。實際上,就像我剛才說的,六大要素都吻合了才行。表面上看,是考分的事情,實際上不僅僅是考分。所以,我們考生填報高考志愿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也就是像我剛才說的要把握這兩個競爭實力,切不可人云亦云,就是說,你報什么我也去報什么,通常大家有一種情況、有一種現(xiàn)象,就是天南海北的現(xiàn)象,大家都愿意報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甚至是廣州這些發(fā)達地區(qū)的院校。大家都可以理解這個心情,人之常情。但是你選擇這些地方的學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力。你不要僅僅看到別人來報,我和他的分數(shù)差不多。這個不一定。所以還有其他的一些要素,那幾大要素都要分析清楚才行。只有把這些都分析清楚了,這兩個競爭實力吻合了,這樣去報,你錄取的命中率就會大得多。不然的話,很有可能報的時候滿心歡喜,結果等待你的最后可能就是一個不太理想的結果。所以在這個方面千萬不要隨大流,我覺得這個不是太合適。一定要注意高考志愿填報個性化的問題。

        主持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比如每年高考一結束,或者說每年寒暑假的時候都會有大量的消息傳出來,比如誰的孩子考上哪個學校,從那個學校畢業(yè)以后有了一個多好的工作機會,一個月賺多少錢,和不同的父母傳授這樣的經驗,可能很多父母都跟孩子說你要考這個學校,這個學校出來以后,肯定會有前途和出息。您的第七條就是“要綜合分析、不要偏聽偏信”,這一條對于考生,尤其對于考生家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張藝執(zhí):現(xiàn)在是信息社會了,尤其是經濟發(fā)展,這樣信息就非常多。這是一個好事。但是如果你不會利用,好事就變成了壞事。對于高考志愿填報的信息,我把它歸納為以下這幾個方面:第一,政策的信息。就是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政策,這個政策有國家的政策,有當?shù)氐恼?,因為我們國家招生錄取的工作是按照屬地化管理,有當?shù)氐恼摺_€有就是高校的政策,這個主要是以招生章程為主,這些政策一定要了解清楚、掌握,當然這個政策就沒有什么真?zhèn)慰煞至耍灰阉l(fā)布的政策好好研讀通、弄懂就行了,這個不需要辨真?zhèn)巍?/P>

        第二,學校這方面的信息。就像我剛才說的,你要通過幾個方面:首先了解學校的前世今身,把握學校的內涵、類別等等這些方面去了解學校的信息。這里面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校三到五年的歷史錄取信息,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當年的招生信息、前幾年的招生計劃,都是必須要了解的。接著就是關于專業(yè)的信息。這個專業(yè)是干什么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什么,開設哪些課程,以及今年這個專業(yè)在哪個地方,招生計劃、招多少人,往年這些專業(yè)的錄取情況等等。像這些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須都要把握。像這些信息當中,大多數(shù)都沒有太多的偽的成份,當然,有一個需要大家把握的,也就是說,這些信息都需要大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尤其是我下面講到的志愿填報指導的信息,這個信息就是大量的。甚至專家學者,一些個人,都對高考志愿填報發(fā)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見,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的考生和家長一定要通過這些信息去辨別,不要一看就全盤接收了,這就有點不是太好。一定要辨別真?zhèn)危@個東西是不是確實對你有用,一定要分析、考慮。這個道理是很淺顯的,只要冷靜分析一下就能夠出來的,不會很深。

        原來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來,高分考生就要盯著名校,報志愿的時候要跳一跳,低分的考生要保證有學上。我覺得像這樣的話,沒有實際的意義。何為高?何為低?很籠統(tǒng)。如果談高分,那第一批次的學生相對于后面的??婆蔚膶W生是不是高?第一批次里面又有多高?除非你能上北大、清華,那肯定是高。說實話,我們把第一批次里面可以根據你高考志愿填報的思路可以分為好幾個批,分為三四個檔次、四五個檔次,這里面何為高?進到一個學校里面又有高低了,這東西是相對的。所以,這句話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再加上有一些指導信息說,填報非第一志愿一定要注意梯度。它講這個梯度對不對?也對。但是他告訴你填報第一志愿的時候僅僅講了梯度,沒有涉及其它,我覺得這個就不對了。為什么?因為我們國家現(xiàn)在高校的招生錄取,都是按照第一志愿優(yōu)先率來錄取的,也就是第一志愿優(yōu)先。這個學校一般來說報考第一志愿的人數(shù)超過了它的招生計劃,基本上就不招第二志愿了,所以你在掌握梯度之前,一定要知道這個學校前三年招沒招過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同時還要分析今年會不會招非第一志愿的考生,也就是說這個學校歷史錄取情況是怎么樣的,有的往年的第一志愿錄取都很充分了,但是今年會不會有一些特殊情況呢,這些都要經過分析、判斷,確定了它今年會招第二志愿,在這個基礎上你再把握梯度。如果你預測校線準確的話,實際上講不講梯度就無所謂了,因為梯度就在其中,你預測這個學校大概復數(shù)就是500分,它和你報考的批次的學校就是分數(shù)不同,梯度也就在其中了。

        做到這樣以后,你對這些信息就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這些信息對你高考志愿填報就非常有幫助、非常好。如果你做不到了,那很有可能對你就是一個誤導,比如說去年關于平行志愿爭論非常激烈,有的實行平行志愿的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都說,平行志愿可以提高考生的錄取率。你不去分析,好象就那么回事。實際上你一分析就覺得他這個話說的是不對的。至少不準確。平行志愿僅僅是改變了一個投檔的方式,如果你的招生計劃不增加的話,怎么可能提高錄取率呢?實際上它就是在你上線的考生當中,平行志愿有利于高分考生的填報,它提升的高分考生的群體,而不是所有線上考生的群體。所以,這些情況我們都要分析,有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樣一個過程,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大量的信息來幫助我們進行高考志愿填報。
        主持人:所有我們了解到的高考的志愿填報的信息,對于我們來說更多的作用是輔助我們去分析,而不是說一個信息牽引著我們,或者完全跟著信息走。綜合來說,歸根到底到最后,我們都是要把很多東西綜合地加以全盤地考慮和分析,這也是對考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tài)度,所有的信息其實都是為我們所用的,而不要被信息完全牽制住了,這是剛才張老師所說的重點,尤其對考生家長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考生要忙著考試和學習,他可能缺乏足夠多的時間做這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家長就需要幫助考生做這方面的事情。

        第八條是“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險搏高”。冒險搏高和盲目攀高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區(qū)別?

        張藝執(zhí):我這里面講的意思,就是關于你是首選學校還是首選專業(yè)的問題。要處理好這樣一個問題。我的觀點就是要在學校和專業(yè)的關系上首選專業(yè),而不要首選學校,表達的是這樣的一個意思。我們要界定一下,這一個命題歷來都是有爭議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什么定論。當然從前若干年首選學校的人數(shù)和觀點占一些上風,最近幾年來有一些變化,逐漸逐漸傾向到了專業(yè)方面。以后一個是經過實踐,再一個現(xiàn)在就業(yè)形勢這么緊張,專業(yè)和就業(yè)聯(lián)系很大。

        首選學校的觀點就是分盡其用,在選擇學校上面。我的觀點就是首選專業(yè)分盡其用,要用在擇業(yè)上面,就是選擇專業(yè)上面。首選學校有這么幾個觀點:第一,好的學校,文化財富非常豐富;第二,師資設施是非常良好的;第三,人們都有名校情結;第四,如果首選專業(yè),會有專業(yè)的風險;第五,還可以轉專業(yè)。等等。我們對于學校的比較,實際上差別是很小的,不是說差距很大的。比如一本的那些頂級的學校和二本的學校去比。實際上我們說的首選專業(yè)是學校的差別不大的,但是專業(yè)上的差別還比較大。比如說我們舉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考生大概可以報北大、清華,或者夠了,或者差不多,或者差一點點,如果說你不報北大、清華,接下來你可以考慮的是上海的交大、復旦,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等這樣的學校,這樣的學校之間和北大、清華,不論是文化財富,還是師資設施、名校情結等等這些方面都是相差無幾的,不是很多的。但是,如果你冒險報了北大、清華,結果就是差一兩分、幾分,沒有上,接下來的學校都上不了了,甚至如果報的不好,上的一批的學校基本上都是貼線的學校。

        我這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2007年遼寧省就有一個考生,當時北大招生的時候,他自己估分是660分,實際他考分658分。我稱他為半個神仙,這已經估的非常準了。結果那一年北大就是660分。他的準備也不足,最后他什么學校也沒上。就是兩分之差。如果他要是報考復旦、交大或者北京的其他學校,比如人大,他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僅肯定能夠進去,而且專業(yè)不能說選最好的,但是起碼可以選自己報的那些專業(yè)當中的其中一個。這個命運就完全不同了。去年京有一個考生,他當時在南京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之間猶豫,最后結果選到了中科大,投檔也是差幾分,沒被錄,后來被一個學校錄取了。如果當時他把這個學校的檔次稍微降一點點,以首選專業(yè)為主,這樣的話,效果會好得多。

        通過我剛才介紹的,首選專業(yè)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做到保險,降低風險。這一條非常重要。你入沒入學校,和你出了學校以后就業(yè),是兩碼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學校都沒有進去,就不是大學生。你進了學校以后的就業(yè)是另外一回事了。何況我們現(xiàn)在是把專業(yè)考慮在前面,同時,和就業(yè)聯(lián)系起來,對你今后的就業(yè)是很有好處的,非常有利的。即便進了一個頂級的學校,那又如何呢?就像北大,也有串糖葫蘆、擺地攤的情況出現(xiàn),這又如何呢?由于就業(y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所以就業(yè)的問題應該引起大家高度的重視。當然這里面至于說的可轉專業(yè),實際上能夠轉專業(yè)的學生是很少的,極少數(shù)的,一般最多不超過20%。有的學校就是百分之幾。你想一想,一個考生本身就不想學那個專業(yè),你又讓他學的那么好,難度非常大。所以,首選專業(yè)還有一些優(yōu)點,比如說,你所選的是這個學校的品牌專業(yè),辦學有特色的專業(yè),你選擇好的專業(yè)還有利于你將來就業(yè)。最基本的就是一個人要生存、要發(fā)展,首先面臨的就是生存的問題,沒有面包的時候,面包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解決了溫飽之后,才面臨著發(fā)展的問題。你連這個基本的生存問題都沒有做到,何談發(fā)展呢?

        還有我剛才說的關于轉專業(yè)也有風險,不是說肯定可以轉,不是你想轉就能轉的。很多低分都去轉了,那學生怎么辦呢?不可能。所以關于首選學校和首選專業(yè),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供大家參考。也不一定你認可。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認可。
        主持人:謝謝張老師。剛才張老師的分析里面有幾段其實是可以讓很多人有所觸動的,包括您舉的兩個例子。不是說他成績不好,也不是說他考不了高分,考了很高的分,但是因為在選擇上可能有一點點沒有顧慮到,結果他的命運可能就完全不一樣。因為我們知道復讀的風險其實是很高的。我們今年能夠考一個很高的分,我們復讀一年,并不見得你的能力就持增長的態(tài)勢,就會考得很高。這里面有很多我們無法預測到的原因。往往就是兩分、三分,你的人生命運就不一樣了。

        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簡要介紹我們最后的兩條:第九條是“要跟著招生章程走,不要跟著感覺走”;第十條是“要抓緊關鍵根本,但是也不要忽略細節(jié)”。這兩條和廣大網友介紹一下。

        張藝執(zhí):原來有一個流行歌曲,叫《跟著感覺走》,但是在我們高考填報志愿上,我認為切不可跟著感覺走。應該跟著招生章程走。這個招生章程實際上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候的一個基本依據。教育部每年發(fā)文都是這么說的。同時,如果再更進一步說,我們這個高考志愿填報,實際上就是簽署大學錄取協(xié)議。學校的招生章程實際上就是學校向廣大考生發(fā)出的一個協(xié)議。所以對于這個,廣大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視,一定要把招生章程中的內容都弄通、弄懂。不然的話,你說哪一個人,尤其是商人,他和別人簽協(xié)議的時候,連人家的協(xié)議都不看,這個沒有。但是現(xiàn)實當中我們的考生,往往填報了志愿,結果學校的招生章程都沒有看,造成了很多非常遺憾的事情。

        去年陜西有一位考生報考了西安交大,當然這只是媒體上披露的,沒有披露的還有很多。他就沒有看招生章程,里面有一條關于單科分數(shù)的要求,就是你必須都要及格,那個考生總分拿到了,還超了一分,結果語文那一門課沒達到及格的要求,結果沒有被錄取。當然這都是比較容易看的。還有一些關于錄取規(guī)則當中進檔專業(yè)確定辦法,有很多條款,這些都要認真讀懂、讀透的。因為專業(yè)錄取方法中區(qū)別是很大的。這個一定要知曉,要弄懂、弄通。

        當然高考志愿填報非常需要抓住關鍵、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這些細節(jié)。往往有時候有些考生忽略了一些細節(jié)。比如說,看招生計劃很重視招幾個人,他忘了看學費多少,有的學費一年四萬,他看成了一年四千。有的學校合并以后,學校變得非常之大了,由原來的一兩個校區(qū),變成了七八個,有的學校都變成了十個校區(qū)了,主校區(qū)和非主校區(qū)都要放在當中進行綜合衡量和考慮,因為你自己的自身實力,都要進行綜合考慮。比如網上填報的時候設置的密碼也忘了,再就是志愿填報的時候,把學校的代碼和專業(yè)的代碼混了,把這個學校的和那個學?;斓模@樣很細小的事情,對你高考志愿填報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所以這些細節(jié)我們也不能忽略。只有都把握住了,我們考生做到了“十要十不要”,我們的高考志愿才能夠填得比較好一些。

        在這個基礎之上,除了把握“十要十不要”之外,我們還要掌握知己知彼以及預測校線等這些方法和技巧。這樣一來,最終我們的高考志愿才能做到既填得好,又能報得巧。

        主持人:謝謝張藝執(zhí)老師今天做客教育頻道,和廣大網友分享了這么多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最后,主持人想和各位高三考生交流的是,人生的命運其實非常關鍵的就在于那么幾個點,很多人的一生可能就是那幾個點來進行一個很大的改變,而這幾個點更關鍵就在于你的選擇,你選擇往哪里走,走向哪里,這可能決定著你最后的整個人生狀態(tài)。希望我們在面對高考專業(yè)和志愿填報的時候,每個考生都能夠非??陀^、冷靜、綜合地分析,綜合我們自身和學校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合適的填報。正確的選擇可能就是成功的開始。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張藝執(zhí):再見!

      標簽:訪談
      免責聲明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洞察高考趨勢,把握未來脈搏 點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聞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讀

      高考資訊NCEE INFO

      歷年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匯總

      高校招生CELEB INTV

      歷年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