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廳著力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及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不斷豐富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內容,讓更多學校、師生參與其中,幫助師生成長,推動學校發(fā)展,促進民心相通。
渠道暢通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已建立各級友城關系共94對。僅2017年就新增5對友城關系,其中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有3對。已建立或參與的長效交流機制包括中俄“兩河流域”地區(qū)合作機制、四川—基督城教育聯(lián)盟、四川—新加坡中小學校長論壇合作機制等,分別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高等教育部、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區(qū)域開放學習中心(印尼)、波中教育基金會(波蘭)等機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語言互通實現穩(wěn)步推進。目前,已開設非通用語專業(yè)11個,其中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用語5個,分別是阿拉伯語、俄語、葡萄牙語、越南語和泰語。2017年,四川大學新增波蘭語專業(yè),與波蘭華沙大學合作實施“2+1+2”聯(lián)合項目。全省高校已在海外建立孔子學院11所、孔子課堂6間,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孔院有4所。
民心相通打下堅實基礎。2016年全省國際學生共10967人,涉及140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川外籍教師約4000人。教育廳組織或參與了“中俄兩河流域青年論壇”“2017中外大學生四川感知行”“天府高校外事聯(lián)盟首屆留學生文化節(jié)”等活動,已建國別研究中心和區(qū)域研究基地共13個。
人才培養(yǎng)培訓加快推進。鼓勵我省教師和學生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研修學習,推進留學四川計劃,做好四川教育外宣工作,完善獎學金資助體系,加強課程建設,確保培養(yǎng)質量。2017年,圓滿完成“魅力四川”高等教育展活動,組織高校赴尼泊爾、馬來西亞、老撾開展招生宣傳。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